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攀枝花地处川西南、滇西北交界处,是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攀枝花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12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攀枝花专场,会上,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明用三个“新”对此问题作解答,她表示:“当前,我们正以‘两枢纽一支点一走廊’为战略牵引,加快推进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建设。”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新优势”。铁路方面,攀枝花初步形成以成昆复线、大丽攀、昭攀铁路为依托的“十字形”铁路枢纽;公路方面,以G5京昆、丽攀、攀大、宜攀、攀盐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水运方面,金沙江乌东德库区库尾航道整治工程立项获批、年底前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常年满足千吨级船舶通行,长江黄金水道将上延至攀枝花;航空方面,保安营机场改(扩)建项有望年底开工建设。“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成型,逐步成为四川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
发展通道物流的“新产业”。出台《攀枝花现代物流战略发展规划研究》等一系列规划与政策,与云南省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与云南省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攀枝花—临沧—缅甸—印度洋、攀枝花—西双版纳—老挝双向国际物流通道,建成攀枝花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攀枝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4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构建起了立足四川、覆盖西南的货源组织网络,初步形成“一枢纽四组团”市域物流设施体系。
培育经贸合作的“新动能”。立足中老、面向东盟、链动欧亚,印尼雅万高铁全部采用攀钢生产的百米定制钢轨。钛材首批出口美、韩,填补了高端钛产品出口的空白。钒制品直接出口俄罗斯,终结由第三方出口局面。攀西首家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企业在攀枝花落地,并且实现出口。全市进出口贸易伙伴扩大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贸进出口占比达到了72%。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 李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