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连日来,我省多地公安机关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传递交通文明之声,携手共创安全出行环境。
12月2日,由四川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主办,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承办的“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在成都市交子音乐广场举行。
民警以诗朗诵配合书法形式,讲述从古至今交通发展史及现代交通建设成果。四川交警供图
现场通过歌舞表演、独唱、金钱板、情景剧、诗歌朗诵和播放警示教育片等交通安全系列节目,以新颖有趣、别开生面的表现形式,生动展现了公安民警保安全、护畅通的工作场景,引导广大群众安全文明出行,提升群众遵守交通法规的安全意识。
活动现场还为2024年度蓉e行交通众治最热心市民进行了颁奖。据了解,2017年7月成都交警在全国首创推出“蓉e行”平台,运用“互联网+”网络平台的新型社会组织动员模式,探索构建以“政府主导、企业主力、市民主体”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众治联盟平台,截至目前,“蓉e行”平台用户总数789万。
民警为同学们科普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成都龙泉交警供图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都交警八分局联合柏合街道梨花街社区及四川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大队,一同走进了龙泉驿区东安湖学校,开展以“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有奖问答+互动Rap、非遗文化+交通宣传、情景模拟+职业体验……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含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还别出心裁地融入了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柏合草编,用传统文化和现代宣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让文明交通安全意识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车辆盲区情景再现体验。乐山交警供图
在乐山市城南学校,乐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把“马路”搬到了城南学校操场。为了让孩子们对车辆盲区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交警在车辆的前后左右设置视线盲区,由学生家长、老师充当“司机”,观察驾驶时的盲区范围,同学们站在盲区位置实地体验。现场,民警还对“开门杀”“鬼探头”、内轮差、道路玩耍等多种情景进行了模拟,对易发高发出行陋习造成的交通事故进行了“还原”,让在场的师生家长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危险的存在。
民警在相如故城拍摄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南充公安交警供图
在南充市蓬安县相如故城,由南充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主办的2024年南充市“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暨“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活动以文艺汇演、互动节目等形式开展,倡导文明交通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的浓厚氛围。活动现场吸引了上百群众围观,同时10余万网友通过南充公安交警微信视频号直播平台在线观看。
民警在高速服务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科普。四川高速公安一分局供图
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活动也在全省的多个高速服务区内同步开展。2日上午,四川高速公安一分局会同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在S3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天府服务区(市区往机场方向)设立“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主题展台,开展交通安全宣讲、交通安全节目表演、交通安全常识有奖竞答等主题宣传活动,并向到场群众展示分局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科技装备等,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交通安全,倡导交通参与者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据悉,一分局各大队联动“一路多方”,在成华、双流、彭州、德阳等片区设置多个活动分会场,同时在辖区服务区警务室、主要站口等车辆、人员密集处,共设置了27个“122”主题活动宣传点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