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我们将研发出一个矿泉水瓶般大小的感应器,人可以随时带在身边观察周围的空气情况。”11月23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德里克·琼斯(Roderic Jones)在成都向大家介绍他正在研究的一个“低成本传感器”。据悉,这个传感器能检测出雾霾产生的真正原因。
11月23日上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迎来了一批“新朋友”。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BP研究所所长安迪·伍兹(Andrew Woods),剑桥大学教授罗德里克·琼斯(Roderic Jones),英国石油公司(BP)大学关系主任Anna-Marie Greenaway--这批“新朋友”此行来到成都是参加中国空气质量与能源研讨会。
期间,研究院副院长刘毅、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伟起等携来宾参观研究院科研成果展示厅,详细介绍研究院研发成果,并就环境保护和能源规划以及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的何种技术和模式与来宾进行了深入探讨。安迪 伍兹教授对研究院良好的发展态势予以高度评价,并期待与研究院未来在低碳发展研究等领域有更加密切的合作。
图:刘毅副院长等人携来宾参观研究院科研成果展示厅
在中国空气质量与能源研讨会上,剑桥大学化学系罗德里克 琼斯教授作“空气质量的影响和见解:国际研究发展的检测、建模和缓解”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低成本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同时展示怎样融合低成本传感器和有效的分析方法,以此提出一些针对大气中化学、物理学的重要观点。“四川雾霾的成因并没有明确。有研究称煤是主要成因,但实际上四川的煤生产比例很低,中国目前是65%,四川是33%。”
研究院能源战略与低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伟起听了罗德里克 琼斯教授对低成本传感器的介绍后表示,传感器为寻找造成雾霾等污染问题的根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今后有助于解决四川雾霾成因问题。
图:罗德里克 琼斯教授作“空气质量的影响和见解:国际研究发展的检测、建模和缓解”专题报告
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BP研究所所长安迪·伍兹在研讨会上就“低渗透油层中的气体流动研究”作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系列在均质和层状多孔岩石中运输气体的模型,以确定多孔岩石中气体流动的一些关键控制点。并将这些模型扩展在解释多相性和分层的作用,探讨此种复杂性对水平井和直井可能产生的气体流速和位置的影响,确定低渗透隔离层可以如何隔离气藏的不同区域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在四川盆地开发页岩气并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开发提供科学支撑。
图:安迪·伍兹教授作“低渗透油层中的气体流动研究”专题报告
【新闻多一点】
本次研讨会由研究院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发起,研究中心于2017年8月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担任首席科学家,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李政担任主任,由李伟起博士担任执行主任。旨在针对我国、四川省市县和企业推进能源革命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要求提供科学研究和政策咨询服务,以四川省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题,开展学术引领、战略咨询、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工作,为四川省清洁能源发展与低碳转型提供高层次和前瞻性的战略研究与咨询成果。
研究院与剑桥大学、BP以及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在能源战略和低碳发展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此次学术交流,加深了环保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了解世界能源领域先进研究成果,促进四川省能源革命的推进和低碳转型。(图片均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提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