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12日,成渝双核人社事业协同发展第四次联席会议在成都市举行。
会议贯彻落实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会议第三次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三年来成渝双核人社合作发展成效及亮点,商议审定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据介绍,过去三年,成渝两地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核成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围绕“双核引领、双圈互动”,在合力推进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人社公共服务“四大体系”建设中相向而行、同向发力,取得积极成效。
具体来看──
搭建起系统联动、互联互通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围绕做强“双核”、联动“双圈”,辐射带动全域协同共进、融合发展,组建双核联合工作组及6个推进小组,构建起省市牵引、区市县搭台的“1+22”的合作体系,实现118项数据指标互通有无,形成战略对接、项目衔接、任务承接的常态化合作。
形成了改革牵引、协同创新的一体化合作成果。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建成成渝地区西部科学城、乡村振兴2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共享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等平台,成都分区招聘平台发布岗位超1万个;深化数字人社融通共进,开展人社数据统计应用研究、大数据标准化研究,建设成渝人才供需信息库;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全险种、跨制度”定期结算,两地关系互转3.6万人次;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获人社部肯定;在32项川渝人社标准化协同事项的基础上,推进重庆、成都标准化工作扩面提质。
构建起便捷均等、可感可及的同城化服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抓纲带目、集成攻坚,共同搭建区域劳务供需平台,开设“成渝频道”招聘直通车,联合开展成渝专场招聘活动219场;联合发布《成渝双核企业薪酬调查报告》,互通共享人力资源和就业岗位信息累计超65万个,年均两地实现劳务转移超11万人;联动举办“一带一路”技能大赛、“蓉漂杯”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开展赴外引才活动以及“百万人才兴重庆”“蓉漂人才日”等活动,推进人才招引目录协同编制、专家资源共享共用,实现65个专项职业能力卷库共建共享,“人才卡”累计互认互通人才1.1万余名;持续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实现两地24个景区畅通出行,129家图书馆通借通还,推动更多同城待遇落地生根。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成渝双核人社合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聚焦构建“四大”公共服务体系及提升便捷公共服务能力,明确了29项重点工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