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视听赋能 共享共富”现场会在攀枝花召开

2024-12-20 09:2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18日,2024“视听赋能 共享共富”现场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召开,来自省级部门、各市州的100余名嘉宾共同探讨“视听四川”新型传播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以深度交流推进广电视听领域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广电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机关党委书记马江,省广电局一级巡视员黎万恒,省广电局一级巡视员彭佳,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周志军,省广电局二级巡视员张毓雄、二级巡视员冯梅出席会议。省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静主持会议。

本次现场会是四川省广播电视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系统推进广电视听领域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技术中心、中国广电四川分公司、遂宁市文广旅局、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川传媒学院等分别就超高清频道建设、新型广电网络建设、影视产业发展、视听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电总局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交流分享。

会议重点解读了《“视听四川”新型传播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聚合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以“一平台三品牌”建设为抓手,建设以内容精品化、传播多模化、服务精准化、产业新质化、技术数智化“五化”为特征的“视听四川”新型传播服务体系,构建全新视听生态,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基层群众,赋能千行百业、赋能社会发展,在新时代重构广电新任务、新职责,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发展新篇章贡献广电力量。

《意见》要求,坚持守正创新、以人为本、科技赋能、统筹发展四大原则,到2029年,实现内容资源、传播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基本建成广电视听强省。

一要构建新型内容创作体系。顺应网络视频化、视频超高清化、超高清沉浸化趋势,大力推动超高清内容生产;重点打造“百部川扬”“神秘蜀韵”“拍在四川”三大视听品牌,重点培育大熊猫、恐龙、三星堆、九寨沟等优质IP,用思想深度和审美高度兼备的精品内容展示巴蜀风格,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鼓励微短剧、短视频、网络直播融入并赋能千行百业,支持网络视听平台面向用户需求开发运用新技术、创新开展新业务,提升视听供给能力。

二要打造新型多模传播体系。加快构建以多种网络协同承载为基础的新型广电网络,提升全省广电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多渠道、多终端、多语言的传播服务体系;推动“视听四川”平台建设,实现内容集约化管理和精准化传播,建设视听内容资源库、创作工具库和分发平台,做大中国视听“四川专区”,实现视听精品全川播、全国播、全球播;做强“百部川扬”国内传播品牌,持续培育和扶持优质视听作品创制并在国家级媒体、头部平台及主流传播渠道播出;培育“神秘蜀韵”国际传播品牌,聚焦“三国三苏三星堆、非遗蜀道大熊猫”等四川文化符号,强化多语言、多形式的国际化表达,打造“四川造”视听精品,推动四川文化走出去。

三要健全新型服务支撑体系。拓展政务服务场景,推动视听技术在文旅、教育、医疗•科技、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提质升级计划,开展“惠民电视”工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做强“拍在四川”服务品牌,升级一站式影视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专业高效服务,建设影视拍摄服务高地,吸引国内外剧组选择四川。

四要布局新型产业发展体系。推动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部省共建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应用试点省,支持广播电视机构提升超高清制播能力,广泛应用4K/8K 超高清视听技术,建成开播四川卫视超高清频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集中攻关虚拟现实(VR)、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等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视听领域的创新应用。

《意见》强调,一强化组织保障,省广电局建立工作机制、设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市(州)相关部门及单位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细化分工并有序实施;强化政策支持,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机遇,将重点项目纳入相关规划以争取财政支持,同时用好用足各类财政政策;二加快人才培养,借助校企合作等形式建立实训基地,培养多层次高素质人才,着重培养超高清、人工智能等领域优秀人才,打造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队伍;三深化交流合作,搭建“川派”国际传播新平台,组织省内视听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论坛推动产业“走出去”,办好相关活动吸引优秀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郭桐琦)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