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失能老人,洗一次“全身心”的澡 | 职业进化论

2024-12-20 16:46:00   四川发布

开栏语:

时代的齿轮从未停转,职业的边界正被悄然重绘。当数字经济重构生产逻辑、银发浪潮催生服务需求、消费升级呼唤新供给,一群“破界者”已站在了职业进化的一线──他们可能是为老人“沐浴尊严”的助浴师,是穿梭医院化解孤独的陪诊员,是架起“空中的士”的试飞先锋,也是用一杯茶饮调制生活美学的研发师……这些新职业的诞生,是时代需求的镜像,亦是人性温度的注解。 

当职业定义不断刷新,我们如何让创新与守正共生,让价值在变革中留存?即日起,四川发布特别策划推出“职业进化论”系列报道,让我们跟着“新饭碗”走进人物背后的故事,聆听数字浪潮下的个体呼吸,见证传统行业向新领域的无声变革。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打开花洒,抹上沐浴露或香皂,在热水中摩挲身体,再清水冲掉,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洗澡场景。一次舒服的洗澡,洗掉的不仅是汗水或污垢,也是卸下疲惫和压力的放松过程。然而,这样简单的日常小事,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却是个大难题。尤其是对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来说,想要安全又舒服地洗个澡,更是难上加难。

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376.41万人、占比17.98%,80岁以上老年人54.57万人、占比2.6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我国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数量庞大,老年人在洗澡方面面临较大困难,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寻求专业的助浴服务。2024年7月31日,人社部公布了一批新职业信息,老年助浴员被增设为养老护理员职业下的新工种。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养老服务趋于专业化,近年来成都也出现了为老人提供专业洗澡服务的机构,助浴员、助浴师这一职业逐渐被大家所知晓。

真实的老年助浴场景是怎样的?“入编”新工种近半年,成都的老年助浴从业者有了哪些新感受和新改变?透过洗澡这一“小事”,如何让失能老年人获得更高水平照护,促进解决民生这项“大事”?

真实的老年助浴场景是怎样的?

真心诚意:成都的助浴员从摆“龙门阵”开始

2024年11月下旬,成都迎来好天气,太阳一扫冬日的阴霾。吃过午饭,助浴员雷亮和同事驱车前往成都武侯区一小区。从地下停车场到20层高楼,电梯缓缓上升,他们抬着巨大的分体式浴缸,大包小包地走进赵爷爷家,“又见面咯!”

“今天你又要享受了哦。”门打开,一家人早已等候着,在客厅留出了大片空地。干瘦的赵爷爷躺在床上,老伴、女儿、女婿都在身旁照顾着。适逢工作日,赵爷爷催促着女儿去上班,女儿笑着回应,“爸爸,今天我们必须陪你,你洗澡是一家人的大事情。”

“就是,今天肯定要给赵叔的jiajia(皮肤上附着的皮屑)搓得干干净净。”两人马不停蹄地分工合作,一人为老人测量血压,观察皮肤状态,一人在客厅铺开防水布,安装浴缸和上下水管,放水、调节温度……随后两人使力,小心将老人抬住移动到浴缸内的升降垫上,并铺上毛巾遮盖住身体。两人细心地帮老人清洗脸部和头部,一步步剃头、刮胡子、搓背、抬手抬脚、清洗,不漏过任何一处。同时,反复询问水温是否适宜,并及时调整。

整个洗澡过程长达一小时,两人热情地跟赵爷爷和家人摆起“龙门阵”。“你们好久回的成都?”“最近赵叔的身体咋样了嘛?”……原本乏味的洗澡,在嘘寒问暖中,氛围热络起来,一屋子人聊得笑声阵阵。洗澡结束后,雷亮继续帮躺在床上的赵爷爷剪手、脚指甲。就这样,一轮上门助浴服务,前后要花费两个多小时。

言谈之间,助浴员也对赵爷爷的生活有了更多了解。在老伴的话语中,年轻时候赵爷爷身体硬朗,酷爱钓鱼,一支鱼竿出门,一箱重鱼背回家。女儿也讲道,爸爸性格活泼,爱讲笑话,从小一家人氛围极好,这种积极的性格一直影响着自己。但从前年开始,一个个重病朝赵爷爷袭来,腹主动脉瘤破裂、脑梗、心衰、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胰腺炎……“三年得了五个要命的病,身体里安了7个支架,前后花掉百万,真的是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转过头望向因偏瘫而无法动弹的赵爷爷,女儿仍然积极说道,“爸爸,你多幸运,是天选之子,所以要洗澡洗巴适,好好过日子。”“就是,赵叔,你看你现在身体好,老伴对你好,女儿又孝顺,幸福啊。”接过话头,雷亮及时宽慰赵爷爷。

“老年助浴,不是单纯地给人洗澡,还要融入健康监测、全身清洁、心理关怀的概念。”在雷亮看来,助浴员不仅要为老人提供身体上的洁净,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老人心灵上的抚慰,“失能老人,常常经历着年老和病痛的折磨,多聊会天,多多关心,谈谈老人们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让他们身心更愉悦,收获更好的助浴效果。”助浴期间的情感互动正是雷亮尤为关注的重点,在招聘助浴员时,也会考虑对方是否善于言谈和沟通,“我们的助浴员都是从摆龙门阵开始。”

雷亮还特别提到,失能老人的家人也是需要重点关怀的对象,“他们常常被忽略在病人身后,其实他们是承担且付出最多的人,所以我们到了家里,都会和一家人一起聊聊天,鼓励老人的一家人。”

一次“洗澡”花费数百元到底值不值当?

压力当前:老年助浴员多为年长者,流动性大

作为四川较早步入助浴行业的人,从2021年至2024年3年多时间里,雷亮见证了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于部分公众来说,助浴员或许看起来是一份很简单的工作,但是对于雷亮这样的“资深”行业人来说,老年助浴在成都乃至四川地区,仍是一个新兴行业,老年助浴员作为一项新职业工种,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首先,整个老年助浴行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助浴服务的实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据我了解,现在成都专门做上门老年助浴的机构,只有几家,一次老年助浴,依据难易程度,平均收费从一百多到三百多不等。”雷亮坦言,绝大多数订单都由失能老人的子女预订,女儿占比近80%,一些人能接受,但仍有一部分群体无法接受市场价格,“洗一次澡,凭什么要花掉几百块钱?”

而与此相对应的,并不是老年助浴员的高薪酬,而是一个流动性极大的行业。作为四川较早“吃螃蟹”的人,雷亮的孝之馨团队成立已有三年,目前每月订单量在80-90单左右,由2到3名助浴员组成一个小组,平均每天服务三四单,平均每单收费300元左右。“这样的单量并不饱和。”雷亮表示,前前后后走了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走的多,留下来长期工作的仅有六人,还包括自己和兼职,多为中老年人,目前能让每名助浴员每月工资稳定在5000元左右。

记者采访多位助浴员了解到,老年助浴,不仅考验着“体力”,还考验着面对生离死别的心理压力,“曾经风风光光,但现在连洗澡都无法自主完成,落差这么大,看着心里就难受,还有一些老人,病痛折磨,家庭关怀也欠缺,身心都感到痛苦。”

雷亮谈到,像赵爷爷这样的家庭是很幸福的,“另一半把赵爷爷照顾得很好,女儿也积极面对,你看老人的身体状态,是很整洁的,精神也不错。”而还有一些失能老人并不那么“幸运”,由于病耻感,不愿与家人过多透露,又或者家人繁忙、远在外地、忽视等诸多原因,许多失能老人到了晚年洗澡次数寥寥,“一些老人洗完澡,浴缸里的水都变成黑色;掀开一些老人的衣服,会看到到处都是破烂的褥疮;还有老人,会在洗澡的时候,因为生病原因控制不住排泄……”种种场景,对于助浴员来讲,都是一次次心理挑战。

雷亮介绍,绝大部分要求上门助浴的老年人,多在临终1-5年之间。这些年,他见证了太多家庭的悲欢离合,“很多次我们上门助浴,也许就是这个老人最后一次洗澡。”曾经,雷亮还收到过老人的家人在重症监护室里传来的消息,“谢谢你,给我爸爸洗了一次体面的澡,他走得很舒服。谢谢你。”

老年助浴行业前景如何?

政府关注:正式“入编”、激励政策、专业培训……

2024年7月31日,人社部公布了一批新职业信息,老年助浴员被增设为养老护理员职业下的新工种。除了正式“入编”以外,从国家层面到市一级,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舞着行业的“士气”。

2023年11月份,民政部正式颁布了行业标准《老年人助浴服务规范》,该规范在助浴服务人员、服务以及意外事件的处置等多个维度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紧接着,成都市在2024年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机构助浴服务落实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将做实做细助浴服务作为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为成都市养老服务业协会理事,黄银燕从事了十余年的养老服务工作,从业内人士的角度,她认为就目前成都乃至四川的助浴市场而言,空间依旧十分广阔。黄银燕说,我国养老已形成“9073”格局,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在这一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群中,助浴服务对他们而言存在着切实且迫切的需求。

“目前,还是存在市场了解和需求衔接的问题。”黄银燕表示,目前市场和需求之间还有一道鸿沟,即了解此项服务的人有限,愿意为此需求买单的老人和家属更加有限。再加上企业人工成本上升,且老人和家属对专业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收费过低,企业生存将成难题;收费过高,普通老百姓为之买单的意愿较低。“要让助浴市场火起来,在这个点上还需要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制约行业发展的还有人才缺口以及职业准入标准的问题。《老年人助浴服务规范》虽已出台,但暂无一个统一的职业培训标准和准入标准,仍是各机构自己摸索流程规范,自发组织培训,满足自身的服务需要。“助浴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门槛并不低”。在雷亮的短视频账号私信中,前来咨询就职的比业务咨询的人多,作为团队发起人,雷亮更希望有基本养老护理经验的人能加入他们,“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出台职业标准,统一培训标准,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让助浴从业者以及更多的失能老人感到欣喜的是,依托各项激励政策,老年助浴行业的改变正在发生。

“2024年成都市在高新区和青白江区开展助浴试点工作,以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推动作用,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成都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唐敏介绍,在政策扶持方面,成都市进一步放宽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成都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助浴机构。并精简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办理流程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降低助浴机构的设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而在资金补贴方面,高新区和青白江区通过财政性资金对助浴机构进行补贴,以支持其运营和发展,按照“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让利一部分、个人自付一部分”的原则,为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当地政府还遴选专业助浴服务机构,统一定价服务费用,对具备当地户籍的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每年提供免费助浴服务12次(每月不超过1次),对非经济困难80岁高龄老年人提供优惠价助浴服务,每人可享受优惠价50元/次的助浴服务12次(每月不超过1次)。截至目前,高新区、青白江区为427名老年人提供了助浴服务。

而针对助浴人员的规范问题,唐敏提到,首先将明确助浴人员的入职要求,优先考虑护理类或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从事助浴;其次要求助浴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尊重老年人的隐私,提供优质服务,并严格对照《老年人助浴服务规范》(MZ/T 207—2023)开展助浴;并定期对助浴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并高频次、多形式组织技能培训和道德教育,提升助浴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成都市一直将助浴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服务来推进。”唐敏介绍,成都市人民政府于2024年10月发布了《关于推进成都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夜间照护等多业态发展,明确助浴等养老服务在普惠性养老中的重要地位。

下一步,成都将继续完善城区“区—街道—社区—小区—居家”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和农村“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和普惠性的养老服务,其中包括助浴服务。另外,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个人自付等方式,降低老年人享受助浴等养老服务的成本。同时,优化养老服务平台功能设置,通过智能终端和热线电话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在线下单、预约服务等便捷服务。并且加强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