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始终将人才工作放在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巴山优才计划”的意见》,推动实施领军人才引领、产业人才集聚、紧缺人才倍增、实用人才开发、优秀人才回引等“五大计划”,敞开大门广纳天下英才,从编制管理、创业扶持、成果转化、平台搭建、培养提升、安居保障等方面,打出一套优惠政策“组合拳”,全力营造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
人才集聚“洼地”。近年来,全市引进各类优秀专业人才1500余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近500人。同时,我市确定每年11月为“巴山优才月”。
人才政策
实施“五大计划”
领军人才 引领计划
产业人才 集聚计划
紧缺人才 倍增计划
实用人才 开发计划
优秀人才 回引计划
激励政策
创新编制岗位管理
对试用期满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分别聘用到事业单位七、八、九级职员岗位,对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首次可聘用到十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推行“服务在产业园区(企业),编制挂职能部门”管理方式,鼓励优秀人才向产业园区和优势企业聚集。
加强创新创业扶持
对企业引进的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创业团队,最高可给予500万元资助;对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最长3年贷款和全额贴息支持。探索设立“巴中市人才创投天使引导基金”,为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搭建作用发挥平台
对新认定的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科研平台,按规定给予10万元-500万元财政补助。支持巴中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建设“人才大楼”,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区县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新认定的创新创业园、俱乐部等,给予20万元-100万元资助。
支持培训培养提升
在职提升学历学位或参与国、省重点实验室项目合作,取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由用人单位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奖励;定期组织开展复合型高端人才学习培训,举办国情省情市情考察研修班;支持优秀人才赴国内外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访问,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强化岗位激励,为符合《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中“一、二、三类”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每月3000-10000元工作补助;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员每月给予1000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员每月给予500元工作补贴。
强化政治激励,对符合条件的通过选任、调任、竞争性选拔等方式,安排到党政机关、重点乡镇、产业园区担任领导职务;对新引进符合任职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按规定安排到县处级岗位任职。
强化荣誉激励,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优秀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对首次入选的分别给予5-10万元安家补助,管理服务期内最高给予1500元/月工作补贴。
提供住房安居保障
对符合《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中“一、二、三类”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给予50-300万元安家补助;给予新引进正高职称人才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5万元、副高职称人才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万元;市、区县分别建立“人才公寓”,为各类引进人才提供2-5年过渡性住房。
加强联系服务保障
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优秀人才,积极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
设立大学生专项资助资金
对高考录取到“211”“985”或“双一流”高校且愿学成回巴中工作的,经签订合同后,按高校学习期间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财政资助。
夯实人才工作力量
整合资源建立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人才工作机构或配备专兼职人员,实现人才工作力量全覆盖。
相关新闻:
巴中赴国内名校引才 95人签初步意向协议
10月28日至11月10日,我市在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统一组织下,赴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现场招才引智活动,积极宣传推介巴中、广泛集聚优秀人才,95人现场签订意向协议。
此次引才活动,恰逢我市《关于实施“巴山优才计划”的意见》出台之际,市委组织部牵头组建现场招聘工作组奔赴国内5所知名高校招贤纳才。为确保人才需求与“北上哈”三地高校毕业生求职愿望精准对接,组织部门提前征集用人单位急需人才需求,精准筛选出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文化旅游、交通水利、金融经济等领域111个具有竞争力、吸引力的岗位,汇总编制《人才需求信息表》,及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点对点”与三地高校对接。
作为全省唯一将评委组“搬进”校园的招聘单位,招聘工作组坚持现场报名、现场精细筛选,按照既定的面试考核程序,现场精准考核,对合格人员现场签定意向协议,最大限度展现巴中引才诚意,确保优秀人才能落户巴中。
此次招聘过程中,111个岗位共吸引了225人报名,资格审查后有167人参加面试考核,现场签订意向协议95人(博士后1人、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67人、本科17人,其中留学生4人),涉及全市35个岗位,现场报名人数、签约人数、引才素质结构等创历史新高,签约人数较2015年提高3.4倍,硕博士研究生占签约人数的82%。
据悉,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将组织各用人单位对达成意向的毕业生迅速跟踪对接,尽快促成签约或引进;对达成意向却没有适合岗位的优秀人才,将在全市范围内予以再次推荐调剂,确保每一名签订意向协议且愿来巴工作的人才都能落户巴中,匹配到合适的岗位上。此外,我市还将加快推进“人才大楼”“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健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协调解决优秀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问题,真正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