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去年11月底开始,我省打响为期40天的冬季保卫战,成效如何?
1月17日,记者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保卫战期间(11月22日至12月31日),我省共抢回151个优良天,细颗粒物浓度同比下降18.7%,下降幅度历年最大;优良天数率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增加天数历年最多;在气象最不利的11月和12月,首次没有出现重污染天。
“全省上下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力度是空前的。”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罗秀兵介绍,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位置。保卫战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一抓到底。生态环境厅统筹抓总、省直部门参与,形成“指挥部”“参谋部”“作战部”联动作战。据统计,保卫战期间,推动整改大气环境突出问题2400余个,提级查处98个。
保卫战期间,我省探索形成“人盯源”工作机制,落实专人“盯紧看牢”监测数据,快速锁定高值污染源,迅速查办异常问题,精准锁定露天焚烧火点等面源污染和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移送处置问题线索876条,实现了从发现数据异常,到精准溯源追踪,到现场调查处理的2小时快速处理链条。同时,我们统筹用好约见约谈、省级挂牌督办、公开曝光等强有力措施,常态化开展省级“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发现重大问题线索移送督察、纪检监察追责问责,切实督促各地党委政府履行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行业部门落实好“三管三必须”责任。2024年,共约见31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公开曝光省级挂牌督办典型案例和大气环境突出问题9批次、81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提前制定并优化应急减排清单,对3.3万余家工业企业、6000余个工地扬尘面源管控点位,综合运用“保、调、错、限、停”等方式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实现“一市一策”“一企一策”,绩效评级企业按规定在应急期间享有生产负荷的优惠政策。如保卫战期间,雅安市提前启动应急减排,实时调度,聚焦减排、降尘、控车等关键举措,实现了争分夺秒“抢”优良。最后是精准闭环。发现异常问题后,立即组织会商研判,精准做好数据分析对比,解析污染区域、污染源、污染因子、污染时段,并提出指导性、针对性措施建议。又如,充分利用高空瞭望系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施重点污染源闭环处置。保卫战期间,通过落实精准要求,精准施策,坚决不搞“一刀切”,实现用最小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环境效益。
此外,我省整合环境遥感观测卫星、3600余个空气监测站(微站)、17个超级站及30台走航车,建成“天空地一体化”溯源防控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高空视频智能监控监管系统,精准捕捉各时段污染物的整体分布和变化趋势。如保卫战期间,绵阳市成立专班24小时紧盯数据变化,精准发现、实时推送污染高值区,及时处置高值污染源,PM2.5浓度较预测值降低17.7%。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