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超高精度定位、空中巡查监控、起火点红外自主巡检……近日,四川天府新区森林防火、大气无人机巡查队正式投入使用,无人机从兴隆湖南岸起飞,往天府站方向飞行,对线路上空展开监测。此次无人机空中巡查标志着天府新区“低空+大气+森林防火” 的治污防火科技新篇章正式开启。
起飞
大气、防火精准监控
在兴隆湖畔,随着一阵轰鸣声响起,一架“大气+森林防火”监控的无人机缓缓升空,随后快速按照预设航线调整飞行姿态和云台角度,实时监控问题点位,第一时间识别捕捉到在建工地扬尘防治与森林中的火点和烟点情况。
“这次巡查范围包括兴隆湖与煎茶街道的工地及森林,使用的是纵横CW-15无人机,续航时间长达3小时,起飞高度300米,巡航速度可以达到61公里/小时。”现场无人机操控员表示。
据介绍,此次使用的无人机来自新区企业,无人机采用主动安全技术,适应更多的地形,避开危险的降落点。在检测上,无人机搭载30倍光学变焦的双光吊舱,实现最远可传输30公里的图传系统,可实现对地面及空中移动目标进行自动跟踪,锁定目标、定点盘旋、高空侦察、固定线路跟随拍摄,并将拍摄画面实时传回到地面,具有快拍与快速拼图功能,为森林防火巡查、大气巡查、违法抓捕及救援提供最及时准确的前方资料。
除高精度自动飞行和双光视频实时回传外,无人机还具备多种电子增强处理、AI 目标识别定位、自动跟踪与引导飞行能力,同时具备预设线路与区域自动搜索功能,可对目标区域执行昼夜侦察和监视任务,有效适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与森林防火的工作中。
以无人机为翼
开启“低空+大气”治污新篇
“无人机凭借其高机动性、广覆盖性、精准探测、自主巡检等优势,能够精准捕捉各类问题,大幅提升巡检监测效率,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快速调度相关部门,并及时响应处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整改。”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天府新区无人机巡查,根据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与森林防火重点监测点位,提前制定无人机巡查的工作方案和操作流程,并开展巡航。根据高风险、重点及有污染记录的污染源分布情况,规划无人机航线,无人机化身“环境侦探”,深度挖掘、细致检查,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在大气污染监测方面,操控员可利用无人搭载吊舱、相机通过可见光拍摄工地,分析识别喷淋洒水、裸土覆盖等状态,快速确认扬尘防治情况。
在森林防火检测方面,利用无人机机载的红外和可见光摄像机监测森林火灾,将火点、热点显示在地面站的数字地图上,经过识别系统确定是否为火点,进行精确火点定位,第一时间提供火场地理坐标,如遇火情可将火场的轮廓、面积、蔓延速度等数据实时传回地面,为扑火指挥提供可靠信息,提高灭火作战效率,防止救火人员伤亡。
“此次新区创新引入无人机巡查技术,构建‘无人值守系统+无人机+云平台’的低空经济体系,全面推动大气污染防控与森林防火的智慧化进程。显著提升管控与应急响应的时效、精准性和有效性,形成一套‘高效发现、精准调度、快速响应、立即处置、整改回复’的闭环工作机制。”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新区将借助低空经济发展之势,试点开拓“低空+大气+防火”应用场景,将无人机技术融入大气污染防治与森林防火体系之中,特别是在重污染天气预警的关键时期,聚焦工地、焚烧等污染源头展开巡查行动,为守护新区蓝天净土、森林绿意保驾护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