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24日,在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林一凡在会上介绍了2024年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
据了解,2024年,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完成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废止共7件,已进入审议程序7件。在立法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色亮点。
坚持“开门立法”广纳民意,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共依托29家联系点收集立法建议1470条;同时,积极争取并举荐双流区人大常委会作为成都重要窗口,争创“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2024年12月19日,双流区人大常委会成功获批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积极探索立法审查标准化,市人大常委会将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些措施做法进行总结提炼,纳入《成都市地方立法条例》,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率先创新出台实施《成都市地方性法规草案质量基本工作标准(试行)》,围绕必要性、合法性、操作性等五个方面作出38项具体规定,构建了法规起草、审查、审议的质量评判体系。
坚持以立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组织召开成德眉资协同立法联席会议,采取“决定先行+条例跟进”的模式,建立健全四项联动机制,推动实现宣传营销、区域标准、人才培养、政务服务“四个一体化”,并在决定框架下推进修改全市旅游业促进条例。
系统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工作,以立法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制定数据条例,着力加强数据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全链条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修改体育发展条例、旅游业促进条例,推动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制定水污染防治条例、供水管理条例、住房租赁条例;以立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制定城市更新条例,确保城市改造升级有序进行;修改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修改地方立法条例,为全市立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力推动法治成都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