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26日-3月1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开幕当天,在现场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理事长王畅感受颇深,“我深感报告立足城市发展脉搏,内容丰富、举措有力。”
她还特别地注意到了报告后面梳理的成都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中,提到了10个“成都”──“畅行成都、绿色成都、平安成都、宜居成都、宜业成都、有爱成都、优教成都、健康成都、活力成都、便民成都”。在王畅看来,这既是对民生关切的深情关心回应,也为他们深耕本土教育服务领域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一名教育服务工作者,二十多年来,王畅尤为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她关注到报告中明确提出成都将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城市,新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75所、新增学位5万个,以及提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以上。
“千方百计为学习减负、心理减压、书包减重,让孩子们拥有阳光开朗、活泼快乐的幸福童年”也被写进报告。王畅表示,“这些举措,字字句句彰显了政府对教育民生的坚定承诺。”
王畅介绍,2024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同年底,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展示暨“教联体”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锦江区召开,并成立了四川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这次两会期间,王畅也提出了关于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成都特色教联体的建议。
何为“教联体”?“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
而针对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成都特色教联体,王畅建议要加强组织架构建设,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设立工作专委会,包括由成都市教育局牵头,联合民政、妇联、团委、法院、检察院、关工委、各区县及相关部门,建立市、区、学校3级支持体系,指导助力学校“教联体”相关工作,以及区级层面根据工作内容划分不同成立专业委员会,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成立由教师、家长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相关工作小组。
另外,王畅建议优化沟通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例如,挖掘社区资源,通过梳理辖区内的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场馆、企业等资源,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关于强化心理健康协同育人,王畅提到要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和开展心理健康联合活动,包括学校的健康加油站、社区的快乐驿站和专业心理机构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同时学校和社区共同组织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如心理健康月活动,包括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剧表演等。
王畅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在基层治理中践行社会组织的使命担当,在教育领域守牢育人初心,结合锦江实际与政府同心同向、携手并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