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寇纲:建议以城市群为依托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 春语春愿

2025-03-07 11:46:00   四川发布

开栏语:

“春语”声声,传递民意;“春愿”殷殷,共绘蓝图。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2025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代表委员们怀揣着人民的期盼,带来了基层的声音。乡村振兴的蓝图,科技强国的梦想,教育公平的期盼,医疗保障的完善……即日起,川网传媒•四川发布推出《春语春愿》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聆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最真实、最鲜活的基层声音,看代表委员如何让群众心声在两会的舞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委员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寇纲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篇主线清晰、内容全面、文风朴实、凝聚力量、振奋人心的好报告。”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寇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让他倍感鼓舞,信心倍增。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持续一贯性。”在寇纲看来,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领域,从Chat GPT掀起认知革命,到国内百模大战蓬勃发展,再到DeepSeek以十分之一的成本突破技术封锁,让大众看到了技术突破,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今年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就是要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寇纲表示,近年来,四川积极投身于这场科技变革的前沿,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去年更是将人工智能列为一号创新工程,紧密围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不仅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全产业链覆盖,还在顺利供给芯片设计、机器人研发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对四川而言,应当如何趁势而上?寇纲建议,四川应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充分挖掘自身在先进算力与数据供给能力、培育大模型集群、开发具身智能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开放应用场景,持续优化产业环境,不断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我坚信在人工智能加战略的引领下,我省必将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提升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第四级,为全国贡献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的解决方案。”寇纲表示。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寇纲认为,这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布局一脉相承。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供应链博弈加深的背景下,未来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的自主可控能力和产业链安全,更决定着未来市场的主导权。

“我建议以城市群为依托,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这是因为我国五大城市群集聚了全国超过75%的人口和80%的经济总量,具备完善的创新生态,坚实的产业链基础,丰富的人才与资本储备,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产业的生长空间。”寇纲表示。

具体而言,从市场角度要统一市场准入标准,推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未来健康等重点行业的市场公认,健全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优化税收分配,从区域发展角度设立未来产业发展基金,构建科技资源共享网络,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布局,完善高端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从产业安全要补齐产业链短板,构建全国统一的产业链图谱,优化城市群产业功能定位,建立韧性供应链网络和评价体系,提升未来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四川新传媒集团两会报道组 • 四川发布记者 王梓菡 李长浩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