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春语”声声,传递民意;“春愿”殷殷,共绘蓝图。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2025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代表委员们怀揣着人民的期盼,带来了基层的声音。乡村振兴的蓝图,科技强国的梦想,教育公平的期盼,医疗保障的完善……即日起,川网传媒•四川发布推出《春语春愿》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聆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最真实、最鲜活的基层声音,看代表委员如何让群众心声在两会的舞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代表名片: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李世亮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网络消费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人,在线消费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世亮接受了记者专访,围绕如何完善网络交易不实确认性信息惩处机制,谈到了他的独特见解。
李世亮告诉记者,消费者在频繁的在线交易中,往往基于对平台的信任,难以及时发现确认性信息的不实之处。其中,消费者收到“机票预订成功”的信息,但实际未出票;“退款成功”的提示,但款项未到账;预订酒店时选择“含早餐”,到店后却无早餐服务等情况时有发生。
在多起案例中,出现预定机票成功,消费者到机场后被告知航司并未出票,无法登机的情况。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对此,李世亮谈到,对消费者而言,只知道这些信息是网络平台方发送的,出于对平台信任并未主动追溯信息来源而遭受损失。
当出现了不实交易信息推送的情况,到底是因为网络交易平台的审核问题、信息误差问题?或者是其他技术问题?还是实际经营主体方提供了错误信息?又或是兼而有之?如何让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李世亮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他认为,保护消费者权益首先应明确网络平台责任,“要求消费者准确区分责任主体,不仅客观上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能力范围,也给网络平台方与实际经营者在问题出现时留下了相互推诿扯皮的空间,让消费者更加面临维权困境。”
具体而言,李世亮建议,在网络交易平台向消费者发送不实确认性信息时,平台应承担“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责任,除非平台能证明是消费者自身原因导致信息不实,“这一机制将有效激励平台积极改进技术、完善管理,避免不实信息的发送,从而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信心。”
其次在退款方面,李世亮注意到,正常退款的银行处理周期为一至七天,消费者在金额不大时,很少会仔细核实退款到账情况。很多消费者在绝对损失额不太高的情况下基于维权成本的考虑也往往选择息事宁人,因此,实际受损的消费者数量可能远超目前反馈的数量。
对此,李世亮认为应建立快速理赔机制,当消费者提供第三方可核实的证据,如银行退款未到账证明、机票未出票证明等时,平台应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退一赔三”的赔偿。若不实信息由商户造成,平台可在赔偿后向商户追偿。“这一机制将有效避免消费者因维权成本过高而放弃维权。”
此外,李世亮还强调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鼓励消费者在发现不实确认性信息后积极主张“退一赔三”的赔偿。通过消费者的监督,敦促网络交易平台提升技术水平、改善管理流程,避免不实信息的发送。
四川新传媒集团两会报道组 • 四川发布记者 张药滟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