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年登记科技成果5400项以上,今年四川科技工作这样干→

2025-03-11 15:5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10日,2025年全省科技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科技工作成效,对2025年工作进行系统安排。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四川将围绕“两个100”目标,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完善国家级创新平台分类支持政策,布局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加快推进前沿科技攻坚,深入实施6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科技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先手棋”计划,加强重点产业链科技攻关,确保实现全年登记科技成果5400项以上、增长10%以上。

2025年,四川要做实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布局省级行业中试研发平台20个以上,打造特色应用示范场景100个以上;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引进培养,省市联动靶向招引品牌服务机构,确保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85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规上科技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6800亿元以上、增长6%以上;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开展财政资金“先投后股”试点、科技金融“股贷债保”联动试点,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与“天府信用通”数据共享、结果共用。

要培育壮大各类创新主体,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确保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瞪羚企业50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6万亿元、增长3%以上;增强高校院所创新实力,完善中央在川大院大所联系服务机制,优化重塑国家和省级大学科技园,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组建四川省科技人才研究院,组织举办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释放科研设施服务潜力,提升大型科研仪器与工业设备共享平台功能,推动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的科研仪器设备全面入网,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要持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速构建创新协作格局,优化省域创新体系布局,统筹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德阳高端装备科技城等建设,支持宜宾、泸州、南充打造特色创新高地,提升国省级新区和高新区、经开区创新能力;深化川渝科技协同创新,实施川渝科技合作计划项目50个以上,加快建设成渝中线科创大走廊、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区域科创中心建设立法,提升川渝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对接,深化与浙江、广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等省份科技协作,推动招院引所、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促成更多项目和机构在川落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长浩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