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涉及22类机器人!成都发布首批医疗康养领域机器人需求清单

2025-03-13 08:4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12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主办的成都市机器人医疗康养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功举办。会上,成都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分别发布首批机器人进养老服务机构、进医院场景需求清单。

记者现场获悉,机器人进养老服务机构涵盖了适老化展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安全巡访、情感陪护等多个方面,共涉及4家养老服务机构、5个项目机器人进医院则围绕医疗辅助、智能导诊、精准康复、药物配送等方向涉及9家医疗机构、10个项目及4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据统计,两项清单共涉及22类机器人。

此外,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前期还梳理了包括医疗康养场景在内的第一批机器人产品供给清单,共涉及31家企业、87款产品,也为本次供需对接精准匹配了资源。

众多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亮相 

医疗康养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会议现场,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等15家企业和科研院所,集中展示手术机器人、康复训练外骨骼、养老陪伴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

成都与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专为微创手术设计的国产数字外科医疗设备拿到智能外科领域全国首个注册证、获批上市;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成为全国首批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认证的外骨骼机器人;成都羿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荣获2024年全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揭榜任务优胜单位,2025年2月该企业还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医疗资源紧缺的社会背景下,医疗、养老机器人已成为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新赛道。”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医疗、养老机器人行业影响力正不断增强,众多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会上,供需双方企业、机构等围绕医疗康养场景落地应用开展深度交流,企业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供需对接会,与医疗、养老服务机构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无缝对接”,将进一步为企业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人工智能产业链是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机器人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康养领域,成都拥有华西等部省级以及市区两级公立医院等丰富的医疗资源,还汇聚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顶尖科研实力的高校院所,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有优势在医疗康养机器人领域奋起直追、实现赶超。

以全面开放真实应用场景为抓手 

建设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雨林

近年来,成都市聚焦AI芯片、算力、算法、数据、场景构建“1+3+1”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已聚集1006家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达1079亿元、同比增长39%,机器人产业入选全省首批产业新赛道。

下一步,成都将按照“场景牵引、反哺迭代,基金助力、推动量产,联合攻关、规模布局”的思路,凝聚部门合力,以全面开放真实应用场景为抓手,“一月一主题”组织用户方和企业方开展机器人产品供需对接活动,动态发布一批成都市“机器人+”机会清单,“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迭代”一批高科技、高质量产品,“创新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全面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应用场景+科研机构+链主企业+链属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全力建设机器人“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产业生态雨林,加快打造全国具身智能产业场景创新应用高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