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国家20名医生参与 “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在川启动

2025-04-01 20:5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除了将微创技术运用到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上,我也希望以此为开端,扩大智利与中国医疗机构在其他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来自智利圣地亚哥的Fawaz教授经历3次转机、38个小时的飞行才到达成都,参与本届“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

3月30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共同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在四川成都启动。来自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埃及、埃塞俄比亚、智利、摩洛哥等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0名肝胆胰外科医生齐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他们将在此进行为期三周的培训交流。

据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连续三年承办“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累计22个国家76名肝胆胰外科医生参与,项目促进了埃及、匈牙利等国家开展首例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中心临床队列的建立和合作研究的开展。

培训期间,来自新加坡、日本、韩国、英国、意大利以及国内肝胆胰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将围绕肝胆胰外科诊治现状和前沿进展、临床实践进行专题讲座。

“在我们的努力下,埃及的肝脏微创手术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微创手术除了腹腔镜,还有机器人,希望这次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医学部肝胆胰外科主任Ahemd Elgendi教授已是第三次来到华西。他说,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让他有机会在埃及开展首例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手术。

项目负责人华西医院吴泓副院长表示,20名外国医生均为当地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本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专业课程、模拟训练和手术演示等,在向“一带一路”国家分享我国微创外科技术和实践经验的同时,将加强我国微创外科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交流与推广。

据了解,在为期三周的培训中,这些外国友人还将走进华西医院院史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地,了解感受巴蜀多彩文化。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