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3日,成都市卫健委、成都市医保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召开成都市“三医协同”治理与政策新闻通气会,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解读。据悉,此前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成都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方案》《成都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工作制度》《成都市“三医”协同事项清单》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三医”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着力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保支付与医疗服务价格不匹配、药价虚高、监管协同不足等问题。一起来看官方解读!
医疗: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
“文件出台后,通过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将开放 35% 门诊号源和 25% 床位至基层,让群众就医更便捷,医疗服务更高质,减少奔波和排队等待。”据成都市卫健委体改政研处处长丁凯介绍,针对“三医”协同,成都市卫健委将高效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稳步实现“群众就近就医可满足”“重点产业片区可辐射”的医疗资源优化布局、高效利用的目标。
同时,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以对口支援、“双千工程”“传帮带”工程、“巡回式”帮扶等,不断实现“优质诊断、分级治疗”,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积极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组织实施非法医美、非法代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医疗机构“三监管”运行机制。
医保:实行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
医保方面,成都市医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毛勇全介绍,医保部门将完善支付政策,对实现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医保结算、考核、监管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
建立特例单议机制,消除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创新技术的后顾之忧,设置中医加成指数,遴选部分中医优势病种,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将按床日付费管理的精神类、慢病、老年病、安宁疗护等费用纳入床日点数法付费管理。落实“双通道”供药保障机制,在全市39家特药药店“双通道”供药及保障国谈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切实提高创新药品可及性。
医药:将集采药品纳入药品抽检重点
“2025年,我们将按照省药监局下达的抽检计划,继续将集采药品作为重点抽检品种,纳入成都市药品抽检工作方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处副处长张军在会上表示,深化药械集采协同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将集采药品纳入药品抽检重点,建立高效、畅通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反馈机制,保障集采药品质量安全。在“三医”监督管理协同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药品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今年实现全市8000多家诊所药品安全检查全覆盖,通过检查,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