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②丨健全“省市县乡村社点”七级防灾责任链条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这样抓落实

2025-04-09 15:5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新制定的《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对《条例》进行解读。会上,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谢安军从宣传解读、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三个方面就贯彻实施《条例》的相关安排作介绍。

在宣传解读上,将创新线上宣传解读、深化线下普法实践、加强自然资源系统普法。结合21个市(州)汛期督导检查、基层调研、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主题普法日”“坝坝座谈会”等方式,将防灾“应知应会”普及到最小工作单元,既讲知识、又讲技能、更讲法规,系统提升基层主动防灾意识和能力。

“认真对照《条例》,细化落实《条例》的具体办法、工作制度,构建‘1+N’配套制度体系。”谢安军介绍,在健全制度体系上,将编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群测群防管理办法,出台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创新制定群众报灾管理制度。例如,健全“省市县乡村社点”七级防灾责任链条,发动基层干部群众、驻守支撑队伍、基层网格员、监测员共同参与隐患风险巡排查工作。鼓励群众查灾报灾,建立健全“群众报灾-接报灾害-现场核查-落实措施-反馈结果”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全民防灾意识。同时,根据《条例》规定适时对其他制度性文件开展修订工作。

此外,在贯彻落实上,“《条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谢安军表示,将强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搬治结合”消除地质灾害风险,持续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科技赋能防灾减灾。其中,聚焦源头治理的要求,结合新一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摸底调查成果,有序推动人口相对密集、风险较高等区域“应搬愿搬”群众搬迁安置,推动受威胁村(居)民从源头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威胁。加快实施金阳县等16个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县城地质安全评估和综合整治,提升县城安全发展韧性。此外,聚焦能力建设的要求,深入推进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三年行动,加快山洪泥石流动态调查与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警能力提升2个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探索科技防灾新路径,为条例高效落地见效提供支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