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9日,记者从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制定的《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会上,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董绍棠介绍,根据《条例》规定,应急管理部门承担组织、指导、协调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等工作,将从及时传达广泛宣传、全面做好应急准备、科学开展救援救灾三个方面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
具体而言,将组织全省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条例》内容,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督促指导基层应急管理干部熟悉法规条款,准确把握工作要求,提升依法履职能力。指导基层结合《条例》内容,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同时,将协同修订完善省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对市县应急预案修订的指导,探索推动应急处置模块化、模板化、机制化。指导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锤炼队伍,磨合机制,提高能力。统筹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救援装备和物资配备,加强应急通信、照明、发电、取暖等设备及活动板房等救灾物资前置部署。按照平急两用、因地制宜等原则,推进全省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引导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加强救援装备、技术研发,以科技赋能提升我省地质灾害应对处置水平。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及时接报、迅速响应。
此外,协同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搭建现场指挥平台,统筹开展应急处置。运用“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开展现场应急侦查,把握灾害整体态势。统筹各方各级救援力量,科学制定救援工作方案,分区分组开展救援。协调专业力量,做好灾情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确保救援现场安全。及时安置受灾群众,落实“五有三防”和安置引导服务,坚决杜绝已转移安置群众擅自返回,导致人员伤亡。及时组织开展灾损评估,积极争取地质灾害救灾资金,支持灾区开展抢险救援、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同开展调查复盘,分析灾害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