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天府融媒联合体是一个非常有成长性的新媒体平台,也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典型和样板。”4月22日,在2025天府融媒大讲堂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教授指出,天府融媒联合体作为一场智媒变革下的数字化深融实践,有效整合了省市县等纵向层面与各社会系统等横向层面的媒体资源,搭建起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区域性模型,塑造纵横联合、内外合力的立体式传播格局,为全国的媒体融合实践贡献了四川智慧与经验。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更提出了“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的紧迫要求。
“区域性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本质是在深耕本地化媒体资源基础上对媒体功能的深度开发,并由此创新生产和组织体制,是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路径。”曾祥敏看来,近年来,以省级媒体为代表的区域性融媒体平台不断涌现,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媒体品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天府融媒联合体就是典型代表。
建设区域性融媒体平台
路径在于差异发展
“差异发展、协同高效是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曾祥敏认为,尤其是在媒体深度融合语境下,省级媒体平台或媒体集团深度匹配地方特色,积极探索省域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自主建设道路,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创新升级的省级平台。
如何在已有省域媒体相对独立架构的基础上协调各方资源,实现融通整合,既做到不冒进以保障已有的媒体利益,又能最快捷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系统性平台,实现综合性服务?
“这是各区域媒体融合需要平衡的一个难点。”曾祥敏表示,目前四川天府融媒联合体从四川省委宣传部往下可以是纵向贯通,从架构上和技术上都将这一难点打通。
据了解,天府融媒联合体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新传媒集团、中国广电四川公司4家省级媒体单位发起,联合21个市(州)的市级媒体、185家县级融媒体中心集结共建,形成的覆盖四川全省域的“4+21+185”全媒体传播“航母”。
曾祥敏看来,天府融媒联合体独特优势就在于,能够结合西部地区媒体发展面临的分布广、数量多、基础薄、差异性大的实际情况,在体制机制上进行较大胆的探索,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上有独特的视角。
如何破解深度融合难点?
关键在打破资源数据孤岛
“当前从全国范围内看,市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着三大共性问题:一是各级媒体间的资源分化、流量分散。二是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技术标准、接口规范、数据贯通与协同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市县级媒体在技术能力、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短板,特别是技术支撑能力持续性不强,运维能力不足、更新滞后。”曾祥敏坦言,比较而言,省级媒体具有更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也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诸如搭建技术基础架构、功能开发设计等社会责任,在整合看似分散实则一体的媒体资源,以及统一各自为战的发展目标和媒体规制方面,理应主动作为。
天府融媒联合体如何破解深度融合进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首先从它的顶层架构上来说,全省一个平台来集中力量来打造,顶层设计就是非常好的。”曾祥敏认为,天府融媒联合体提出的传播赋能、技术赋能、人才赋能三项赋能的建设核心,很好地契合了四川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
他看来,天府融媒联合体目前已实现技术架构、平台架构、组织架构以及运行机制的基本成型,如何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从政府部门到省市州各新闻单位都应将资源释放,而不是各自为战的资源数据孤岛,这是未来首要重点解决的。”
在技术平台上,曾祥敏强调,拥有自主可控的平台,尤其是作为基础性支撑的技术平台,才能在信息传播和话语竞争中占据主动权。“这个技术平台构成了联合体的底层逻辑和支撑架构,突出公益、集约、开放、先进、实用五大特性,向成员单位提供包括策、采、编、审、发、评在内的公益产品和技术服务,支撑各级融媒体中心正常运转。”
此外,曾祥敏还提出,天府融媒联合体要以整合资源的运维服务为支撑,以市州特色的品牌打造为契机,以提升能力的人才体系为保障。
“天府融媒联合体最终要向未来去发展,要真正解决三个字‘通’‘融’‘实’,系统性变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对互联网这一复杂信息系统有深刻的认识,对踔厉改革的效力有更清晰的认知,才能知所向,明所行。”曾祥敏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李长浩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