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政四川——2017政务新媒体年会在西昌举行

2017-12-11 11:15:48   百姓生活网

行业大咖共商“新时代 新政务 新未来”

2017年12月7日,西昌的天空一片湛蓝,上午9时,在碧波荡漾的邛海之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指导,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主办,四川发布、中共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微政四川--2017四川政务新媒体年会”正式拉开帷幕。四川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代光举、中共凉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令举、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跃、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副主任冯俊锋、中共西昌市委书记李俊出席大会并致辞。同时,行业大咖、全省各市厅局宣传负责人近300人出席本次年会。
 
政务新媒体是党和政府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政务双微”不仅成为了绝大多数政务机构新媒体建设运营的“标配”,也成为了各地区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更是地方政府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川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代光举

中共凉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曾令举
 
四川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代光举在致辞中强调了政务新媒体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要积极推进理念、内容、技术、应用、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在内容上推陈出新;要把握传播特点和规律,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热点,主动回应网民关切,着力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要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发布机制,深化、提升业务能力,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副主任冯俊锋表示,让政府的信息和声音通过新媒体传播,使政策更容易被理解,让老百姓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是政府管理创新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跃

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副主任冯俊锋

打出措施“组合拳”,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
 
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指导推动今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对新媒体的要求,明确开办主体责任,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从“更好发挥媒体作用”变为“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
 
2017年,我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发展健康稳步发展,主要体现在账号数量持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30日,我国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1411个,较2016年底增加6889个。其中政务机构微博132012个,新增6914个,公务人员微博39399个,新增999个。全国各级政务微信账号突破10万个。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在政策的引导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政务新媒体的开通数量和信息发布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拓展创新政务公开渠道,丰富信息传播方式,形成了新一波发展“浪潮”。

中共西昌市委书记李俊出席大会并致辞

川网集团副总编辑、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刘鹏飞表示,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第一信源。在日常发布和突发舆情应对中,中央部委和地方党政机关通过政务新媒体回应热点的比例超过40%,在地方上的比例并不低于传统媒体。
 
政务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推动和加速了有关政府部门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社会热点舆情回应水平升级,回应时间大大提前,舆情应对引导进入崭新时代,成为舆论事件的“第一定义者”和“第一解释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

四川政务新媒体掀起技术手段革新 ,开启智慧报道新时代。
 
2017年,四川省政务新媒体矩阵升级,聚力发声,为传播四川声音,讲好四川故事铺陈底色。在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全省政府新媒体推陈出新,运用FLASH、脱口秀、H5等多种手段,从国家视角报道四川,用四川声音讲述中国。截至目前,四川省共开通政务微博账号近9000个、政务微信账号5000多个,省市县三级覆盖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初步形成。
 
数量增多,四川省政务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期间,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充分传播遇难人数、救援进展、余震情况等信息,被广泛转发、积极评论,其中转发评论达759003次。
 
同时,四川省政务新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显著提升,茂县和九寨沟突发地质灾害后,微茂县的关注度飙升。充分反映出网民日益认可当地政务新媒体,愿意从该平台获取真相和最新进展。

出席大会的市州领导

出席大会的区县领导
 
12月1日,覆盖四川省64个省级部门、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四川省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上线,实现大部分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甚至是全程网办,并将在2020年前逐步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展望未来,政务服务大厅、区域矩阵化分工发展、互联网+智慧服务、城市名片和网络助政等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趋势,政府+平台的合作模式,将逐渐走向自主平台+人工智能+受众自主参与的全新模式,将来会有更多地区、更多形式、更多服务功能的政务新媒体上线,并且逐渐打通部门隔阂,为政务客户端提供坚实的大数据服务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务服务将更加智能,打通最后一厘米,无缝契合公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大会分享并表彰全省优秀案列、表彰优秀政务新媒体、十佳政务新媒体并颁发2017年度特别大奖。(李洪艳 王碧玉 记者 谭兴 王蜀平)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