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雅安宝兴县,作为革命老区,境内的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长征期间,红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部队在这里战斗、生活长达5个月,留下了陈云长征旧居、红军栈道等27处革命遗址遗迹。5月16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雅安行最后一站来到雅安宝兴县,开展了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重走长征路等活动。重温红军长征三越夹金山这一伟大的革命壮举,感受红军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严守纪律的精神。
夹金山,嘉绒藏语称“甲几”,主峰海拔 4500 余米,山巅终年积雪,天气变化无常。当地流传着“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民谣。1935年6月,广大红军不畏高山严寒,冒风雪,艰难行进在夹金山上,与残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生命极限的挑战,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许多红军战士长眠雪山,以不朽的躯体铸就了历史的丰碑。
当天清晨,参与活动的五支队伍和当地师生在雪山下的红军广场向纪念碑敬献花篮,随后,前往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进行参观。据了解,纪念馆始建于2005年,是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70周年而建设的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内共有革命文物89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件(套),国家三级文物8件(套)〕,配备互动投影系统、感应电子讲解系统等多媒体电子设备。设有“漫漫长征路雪山铸丰碑”展览,展陈内容由“突破重围挺进宝兴城”“英雄壮举翻越夹金山”“南下作战再越夹金山”“北上抗日三越夹金山”四部分组成。现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党性、法治、青少年社会实践等各类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年均接待游客参观达30余万人次。
“这几天走红军路、听红军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信念比命硬’,作为党员学生,真的既骄傲又振奋。”四川传媒学院学生张宸玮在参观后表示,回去后他要把看到的、听到的,用镜头和文字好好讲给同学们听。同行教师刘格荻也告诉记者,“我希望在以后可以多参加这类沉浸式教育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实地触摸红色的脉搏,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永续传承。”
下午,五支队伍来到红军小道,红军翻越夹金山的起点。众人在这里重温课文《丰碑》,并聆听相关历史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红军途经宝兴的藏族向导马登洪后代马花也来到了现场。
马登洪,原名特巴,是居住在夹金山下的藏寨硗碛的一名藏族小伙,红军翻越夹金山时,他主动给红军带路,并号召村民加入带路的队伍。与红军分别时,红军以马灯、红军为谐音,为马花爷爷取了一个汉族名字:马登洪。
马花告诉记者,她从小受到长辈讲述的长征故事熏陶,长大后为了当好中华儿女、做好红色传承人,志愿加入红军故事的宣讲队伍,她说,“我们宝兴是革命老区,是红色沃土,能在这里讲述这些故事,我感到很自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刘星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