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蓉启幕 现场发布8项重要成果

2025-06-11 15:2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启幕。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了解到,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要成果发布及新计划启动。本届大会将发布或启动百余项成果,开幕式现场发布了8项重要成果: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英文版)、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启动“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启动“一带一路”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启动第四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启动五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启动建设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启动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

其中,《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英文版)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框架,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世界4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和分析,成为衡量各国创新体系效能的权威工具。《报告》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照和依据,为优化创新政策、企业把握产业升级方向提供权威指引;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建立陆地最完整的东经120º到西经60º子午圈监测链,扩展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多学科、多要素探测网络,实现对日地空间环境全纬度、全天候、日不落的立体观测,结合天基探测,深入研究地球空间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揭示其受太阳爆发和地球活动双重驱动机制,构建空间天气大模型和高精度预报产品,为应对空间天气灾害、和平利用空间提供科学依据;启动“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联合国大会决议──《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加快推进共建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业赋能、人才培养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合作,构建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人工智能科技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启动“一带一路”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旨在与共建国家搭建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共建国家在中医药理论联合研究、产品研发、标准建设、平台孵育、诊疗推广、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合作,服务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增进共建国家人民健康福祉;新一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涉及基础前沿、现代农业、生命健康、工程装备等领域,中方将与合作伙伴持续推进联合实验室建设,使其成为集成开展人文交流、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等多形式、高水平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成为持续产出互利共赢合作成果,推动更多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伙伴关系,启动5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联盟建设,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一带一路”空间信息科技合作联盟,将推动空间信息领域开放合作,促进资源及信息共享。“一带一路”低碳技术创新合作联盟,将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为实现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一带一路”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合作联盟,将推动科技赋能“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联盟将携手和共建国家共同培育“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塑造开放共享科技合作新范式;启动建设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心是国家在成渝地区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部署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心由两地政府共建,整合两地国际技术转移要素资源,打造国际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技术转移交易平台,组织国际技术经理人培训,招引培育一批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国际技术对接活动。中心旨在深化中国成渝地区与共建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造福共建国家人民,助力各国企业和产业共用进步;启动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到2030年,中国成渝地区将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实施千项科技交流合作项目,支持千名青年科学家双向交流,重点聚焦中国成渝地区优势领域与共建国家实施一批联合研发项目,促进优势领域科研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增加青年科学家交流互访,联合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推动中国成渝地区加快打造成为面向“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中心和引领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重要枢纽。

据介绍,本届大会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据介绍,大会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科技规划政策对接、科技人文交流、产业创新发展、国际大科学计划、科技减贫以及人工智能、中医药等议题,设置重要活动、主题活动、特色活动、圆桌会议、技术对接5大板块,38场活动。

大会期间,将发布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等。会议期间,还将签署系列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文件,启动多个重要领域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发起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新一批联合研究平台。

本届大会旨在加快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伙伴关系网络,促进科技成果惠及各国人民,打造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机制化平台。

据悉,2023年11月,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办,1年多以来,川渝两地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合作网络不断拓展、国际联合研发深入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加快发展,组建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联盟,培养国际技术经纪人200余名,2024年国际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8亿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刘星池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