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三国童趣、非遗新生!主题活动精彩启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5-06-14 17:2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4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特别推出“三国童趣 非遗新生──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本次主题活动联合共青团成都市武侯区委员会、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成都市武侯区少工委等部门,创新打造首届非遗三国·“小诸葛”妙想造物集暨童心筑梦迎世运活动,通过小小讲解员展示、红领巾非遗社团成果展演等创新形式,结合多语种讲解、非遗快闪、沉浸式体验等内容,构建青少年文化遗产传承实践平台,推动三国文化IP“破圈”。

上午9:30,一场别开生面的“多语种讲解行”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拉开序幕。活动中,小小讲解员带领大家穿梭于武侯祠的文物古迹之间,并在途中的点位开展英、日、法、德、俄、泰等多语言讲解。这些“小诸葛”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成都国际形象的“小使者”。值得一提的是,结合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主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联合武侯区少工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正式启动多语种小小讲解员项目,让三国文化以更青春、更国际化的方式走向世界。

上午10:00,三义庙广场变身为非遗展演的活力舞台,“古韵今绎·趣传承快闪秀”活动在这里火热开演,来自棕北中学、龙江路小学分校、武侯实验小学、红牌楼小学等不同学校的红领巾非遗社团轮番登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

非遗表演快闪秀结束后,“非遗匠心·沉浸式体验展”在三义庙广场火热开启。来自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晋阳小学、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龙祥路小学、成都市红牌楼小学校、成都市桐梓林小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成都西川中学等9所中小学的红领巾社团在现场展现了有趣的非遗文化创造,作品中把“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等典故融入剪纸、竹编、面人、风筝、蚕丝织造等非遗技艺中,把蜀绣和三国地图巧妙结合,把《诫子书》中的名句与篆刻结合做成印章、徽章,用川剧脸谱技法绘制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

除了欣赏童趣非遗作品以外,现场观众可以与青少年们一起学习绘制川剧脸谱、体验蜀绣针法、捏制面塑人物等传统技艺,和蚕丝皂、竹节人三国人物、凤凰涅槃羽毛风筝、竹编诸葛帽来个合影。特设的“童心筑梦迎世运”互动区则邀请观众和武术社团的小朋友们一起体验中华武术,了解世运会武术项目及中华武术的魅力。此外,更有多位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棕编与扎染技艺,还与观众亲切互动,分享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故事。现场还展开了一场精彩柔美的省级非遗项目表演木偶长绸舞。

据介绍,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实行了延时开放,闭馆时间延长至20:00(19:00停止入馆)。为丰富观众的夜间观赏文化体验,武侯祠博物馆还特别策划推出《夜映武侯》夜间演出活动。该演出以三国文化为根基,依托博物馆园林实景,在武侯祠过厅、琴亭、三义庙广场等多个点位轮番呈现歌舞、古风器乐、杂技和情景朗诵等多元形式的表演。该演出以红墙竹影、亭台楼榭为舞台背景,用月光清风为伴奏,将“游艺三国不夜天”的奇幻场景完美呈现。

不仅如此,博物馆的多场展览让当天游客的博物馆之旅更加丰富。“名垂宇宙──诸葛亮遗存精选系列展之祠堂不可忘”“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以及“祠庙千秋──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主题展”,全方位展现成都武侯祠的历史文化魅力,让观众看得过瘾,收获满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