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你是否在担心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向农产品迁移?中药饮片参杂使假、染色增重?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消费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这些人民群众最普遍的疑虑,也是食药监管的重点。2018年如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信心;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将怎样做?今日召开的“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2018年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指示。下面我们就能看看2018省局将如何下功夫提升全省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寸步不让!
四川省食药监局局长鞠波在会上表示,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要严守底线,寸步不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本质是风险管理,鞠局长表示要对源头风险、过程风险、潜在风险、社会风险有充分认识、对症下药,尤其要开展以品种为主线的风险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药品质量探索性研究,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监管,锁定风险点源,确定责任人员和防范措施。
食品方面,积极构建落实企业自查责任,市县监管部门负责日常检查,省上负责飞行检查和体系检查的“四位一体”检查体系。
药品医疗器械方面,研发过程、非临床和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一般由国家总局负责组织检查;生产过程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原则上由省级以上监管部门负责检查;经营过程和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由市县两级监管部门负责检查。
重点领域 专项检查
据了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舌尖安全问题主要聚焦在食品“三小”和安全风险最易发的中药行业,对此省局将采取飞行检查、现场检查、交叉检查、暗访督查等方式,重点对学校食堂、旅游景区、“三小”业态等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检查,切实排查清除安全风险隐患。
针对农兽药残留超标、“两超一非”、“地沟油”等顽疾,掺杂使假、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违规违法行为,省局将持续开展各项专项检查、专项治理,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整治化妆品非法自制、非法添加等突出问题,铲除行业“潜规则”。
夯实基础 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记者从现场获悉,18年省局将着力提升从严、依法、专业、系统、智慧“五大监管”能力,大力推行“互联网+食品药品安全”新模式,加速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转型。
打造智慧监管平台。以政务服务云平台、“四品一械”基础数据库等信息技术为支撑,让基层执法一线信息及时上传、问题及时处置、工作及时留痕,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通过“巧管”实现“严管”。
全面提升专业能力。以编印教材、制作宣传教学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分级集中培训,力争2-3年完成全系统轮训。
增强专业监管服务发展的意识,推动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推动更多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进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
打造食品药品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区,推动食品药品企业入园集中发展,助推川菜、川酒、川药、川茶、川果等“川字号”品牌提质升级。
强化问题导向 监管必从严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关键看能不能找准问题,敢不敢正视问题,会不会解决问题。18年省局将持续发挥抽检监测“眼睛作用”,用好“12331”、网络舆情监测、不良反应监测等手段,定期汇总研查风险,深挖各种显性和隐性问题。
针对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国家标准外非法添加物往往成为“漏网之鱼”的现象,将风险监测向标准外延伸,将风险排查向多渠道深化。严格用好现场检查手段,严格落实处罚到人的要求,提高监管的靶向性、实效性。
共建共治 打造食药安全新四川
大家的安全,大家来维护!18年省局将坚持地方党委政府负属地责任、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相关部门负协管责任、社会各方共建共治“五位一体”,加快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合、政企联手、区域联防、多方联治的公共治理体系。
记者了解到,18年省局将持续抓好示范城市示范县示范乡创建。持续巩固第一批31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成果,推动第二批32个示范县命名授牌,着力启动第三批示范县创建活动。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试点,确保年内全省80%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完成“明厨亮灶”建设。要扎实开展“净网”行动,加强网络订餐规范管理。
大力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推动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公示率、“三小”备案登记率、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备案率均达到70%以上。持续推动量化分级提档升级,在学校食堂开展量化分级“灭C行动”。着力抓好食品小作坊监管,引导和支持小作坊改造升级,规范生产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