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安州:“春社踩桥”,上演现实版“清明上河图”

2018-03-17 21:16:44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阳春三月,安州区雎水镇虎头岩下,锣鼓阵阵,人流如织。

3月17日,川西北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会──“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拉开大幕,来自成都、德阳、广元,以及绵阳及周边县市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上睢水关的太平桥,热闹场景盛况空前,演活一幅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当日上午8时左右,雎水场镇街道早已拥挤不堪,几个成都来的游客感叹道“比平安夜的春熙路还热闹!”。河的对岸,半山道上卧佛寺旁人流穿梭,而飞架于雎水南北之间的太平桥上早已成为了人的海洋,丢药钱、拜干爹、祈平安……男女老少们争相表达着心愿──在桥上走三个来回,希望免去来年的灾难。而遍布在路口、河道、桥两侧的安保执勤人员,正全力维护着现场秩序,确保踩桥平安。

 “哪里是自己踩完的哦,纯粹是被人流架来架去的。”刚刚踩完3圈,从人流中“挣扎”出来的德阳游客刘思华抹着满头的汗水,一旁的妻子接过话茬,“踩桥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虽然挤得很,但一到踩桥时间还是想来。”记者在现场看到,雎水河的两岸,如潮水般的人流绵延了数公里,河滩里,小商小贩叫卖声、游客的嘈杂声响成一片,上演着一幅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一边是踩桥,一边是廉洁文化展示。沿着踩桥的路径,安州区在太平桥两岸的河堤上,绘制了包拯家风、调元家训、为政之德等传统故事和安州先贤事迹,形成集观赏、教育、宣传为一体的廉洁文化走廊。

“真是大饱眼福啦,以前只来踩桥,现在还有廉洁文化墙可以观赏学习,今天我才知道咱安州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呢。”雎水镇红石村的邓昭明感概。

近年来,安州区通过编制规划、策划包装、对外推介、故事挖掘、民俗展演等手段,全力打造一个以“民俗化石、中华盛会”为标识的“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民俗文化品牌,提升全域旅游吸引力和美誉度。

民俗踩桥,文明先行。据了解,今年的踩桥在进一步强化安保措施的基础上,着力呼吁“文明”二字。在尊重原有风俗的基础上,今年在太平桥两岸设立了3个衣物回收换购点及募捐箱,由志愿者鼓励并引导前来踩桥的游客将旧衣物换成硬币,再将硬币募捐。记者看到,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桥上“乱丢”的现象较以往减少了许多,不少游客纷纷采用这样更加文明、环保的祈福方式,主动将带来的衣物交到换购点,再将硬币投入“许愿池”。“传统文化就是应该留其精华、去其糟粕。”群众张先生非常认可。

据悉,雎水踩桥是民间自发的大型踏青闹春、拜桥祭祀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立春后第5个戊日举行,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每年踩桥人数可达20万人次。

唐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