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垮塌灾难,两个不知踪迹的儿子女儿,这个天大的噩耗瞬间击垮了72岁的羌族老人谢永芳。从不敢置信到全面崩溃,身在茂县的谢永芳伤心欲绝,哭到数次晕厥,被紧急送往茂县人民医院。
患者一定程度抑郁
专家建议减少刺激、转移注意
25日,来自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的专家医生彭旭来到茂县人民医院,专程为6.24灾害事故发生后受心理创伤的病患看诊。根据茂县人民医院对谢永芳病情的诊断,初步判定为过度换气综合症。
彭医生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这是急性应激反应(ASD)综合症的一种,病人因为感情受到巨大的打击,造成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虚弱。如果未能有效控制,几个月后,很有可能演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综合症,届时,对患者精神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25日,仍旧不愿意吃饭的谢永芳每每见到人就开始止不住地流眼泪。她躺在病床上,四肢无力,平时身体硬朗的老人如今连起身都需要人搀扶。在经过一番问诊之后,彭医生判定,患者病情确属急性应激反应综合症,且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他告诉患者的家属,当务之急是尽量避免提及灾难事故,以免频繁憷痛老人的心。其次,就是可以让老人多看看电视、做做手工,转移其注意力,先使其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适当哭诉有助于发泄
有技巧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面对悲痛难过、承受巨大打击的受灾群众家属应该怎么办?彭医生表示,适当地哭一哭有利于发泄。他告诉谢永芳,“要是想哭就哭出来,但是咱们得有一个约定。在大家面前时您可以哭,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不要再想这件事,也不要自己偷偷地哭。”他说,其实,亲人朋友的关爱很重要,多陪陪她,多与她交流,打断这种难过氛围,也能让患者情绪有所好转。
同时,彭医生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当患者长期深陷某一种情感状态,其思维反刍,容易形成封闭的情感回路,从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他说,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使其脱离应急源,产生安全感。
灾难已经发生,如何让受害者们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绝望悲痛呢?彭医生说,首先要在情感上支持他们,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其不适当的自我处理情绪的方法。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和亲属一方面要给予患者充分的信息,一方面还要注意用方法。“不是不告诉他,而是要在安全的状态下告诉他。”
据了解,为更好地帮助更多受灾群众得到专业的心理疏导,26日,来自北京的专家医师还将为茂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教学讲座,指导培训应急心理疏导的多种技巧、方法。同时,更多专家将奔赴灾害发生现场,为当地群众、救援人员做心理疏导。
25日下午,哭泣了一天一夜的谢永芳经过亲友和医护人员的多番开解,情绪终于稍微平复。老人满是悲恸的眼里仍还挂着泪水,但已经愿意回应医生的问诊和亲人的担忧了。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夏寒 卢成 何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