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江:抓好助农增收“牛鼻子” 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8-11-28 13:37:1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镇上下形成一种统一的精准扶贫理念,实行全民动员──充分发挥党员、老干部、各级帮扶力量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推进聚居点建设,做到规划设计有前瞻性,布局合理,让环境更加宜居;做强做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中江县东北镇镇长冯旭梅这样介绍该镇的扶贫措施。

“感谢冯镇长和大家的帮助,让我家可以住在这么安逸的地方……”东北镇花园村贫困户张开国见到冯旭梅一行人到他家新建的房屋查看时说道。“不,你不要感谢我们,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是国家的好政策让你们住上新房子。”冯旭梅没等张开国说完,这样纠正道。

张开国以前患过大病,家庭负担重,住房条件也差,村里了解到他的情况,将他家纳入贫困户,不只是修建了新房子,镇、村干部还为他规划了未来的致富之路。“我接下来在新家养点鸡,再去附近打工,儿子也毕业工作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将会很快富裕起来。”张开国对干部们给他的规划建议充满了信心。

“花园村聚居点是按照‘美丽幸福新村’建设标准建设的,配套设施齐全,群众生活方便。同时整合周边140余亩土地发展韭菜产业,突出绿色发展、富裕和谐。”该村村支书李太书介绍道。

“请各村党员、老干部们想点子、出主意、进行感恩教育、清洁卫生督促等。”冯旭梅介绍老干部为该镇脱贫攻坚工作出力的情况时这样表示。“前段时间,我村环境卫生状况不佳的一户贫困户,在村两委和老干部的督促与监督下,主动请老干部去他家看环境卫生的大变化。”李太书说道。

据了解,东北镇紧紧抓住助农增收这一“牛鼻子”,大力发展韭菜产业,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三年来,该镇每年新增韭菜种植面积均在2500亩以上,韭菜年销售收入达1.7亿元以上。引导贫困户种植506户,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000余元。把规模从2013年的200亩韭菜壮大到现在的14000余亩,遍布全镇所有村,其中较为集中的有13个村。

东北镇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在保家村,流转出租近千亩土地打造观光旅游带。“我们要求业主按要求不硬化地皮,打造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点等。”冯旭梅介绍道。

“我们前几年租用闲置房屋,打造‘花田里’农家乐,平时很多人来就餐娱乐,享受乡土特色,周末成都、德阳等地的游客也不少。”花田里农家乐老板娘漆媛媛一边安排打造花园一边介绍道。

保家村贫困户李常荣家,通过各级帮扶干部的努力,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以前李常荣身体患病,个人卫生基本不能自理,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经常督促并直接帮助他整理卫生。“我们的帮扶干部为改变贫困户个人卫生面貌,亲手为贫困户洗头、剪指甲、换衣服等,在干部的督促帮助下,贫困户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冯旭梅十分赞赏帮扶干部的做法。

“坭金片那边有几家贫困户的‘两建三改’,由于条件很差,好几家施工队看了直摇头。镇党委政府就让我去看,当看到他们情况很差,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当即决定不计成本为他们做好‘两建三改’。”保家村施工队负责人郭寿山这样表示,“我们严格标准,甚至超标准,贴钱为贫困户改善居住环境。”郭寿山所说的超标准就是贫困户的补助不足以修完道路,或根据实际情况在道路标准上加宽,都免费为他们修建。

不仅是郭寿山,东北镇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就业创业机会多,有许多成功人士都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解决了一批政策难题。比如协调学校食堂为贫困户子女减免生活费、为贫困户介绍务工单位、组织妇女志愿服务队等,助力脱贫攻坚。

伍钱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