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银行流水怎么能拿来代替财务公开?”“怎么缺少近一年以来的财务公示,惠农补贴栏也没有近一年以来的相关补贴公示……”近日,在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几个村的公示栏前,村务公开工作督查组的同志一语道破存在的问题。
据悉,近期,广元市利州区纪委监委派出4个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直奔现场、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全区17个乡镇、街道的村(居)务公开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暗访,重点对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内容,村务公开档案,群众知晓程度等进行检查,作为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内容。
“这样公开有什么用?很多专业名词,根本看不懂。”“像我们在外务工,一年回来不到几次,想了解也没有其他方式。”“这都还是2018年的内容,过了这么久还不更新。”“我看啊,这个务干脆改成迷雾的‘雾’,稀里糊涂的。”……看到督查组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查,几个村民聚到跟前,七嘴八舌地说到。
经过督查组10多天的检查发现,在全区范围内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村各项收支,村集体资产的使用情况等,多数村(居)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群众想了解的内容不公开,公开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项,有些公开栏设置在比较偏僻的位置,甚至个别村(居)村务公开栏内容长期不更新,出现“僵尸栏”“糊涂栏”,严重堵塞了群众了解实情的通道。
“村务公开‘上墙’不‘上心’,就是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区纪委监委立即召集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召开村务公开工作推进会,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江友德一针见血道,“村务公开是要把涉及国家、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各类事务的处理情况,通过公开‘上墙’的形式告知全体村民,从而能够有效实施监督。如果老百姓都看不清看不懂,那公开的意义何在?群众满意度如何提升?”他表示,将马上建立问题台账,提出整改意见,逐村进行反馈,各村要明确具体责任人,针对本村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确保及时整改落实到位。同时,强化党委、政府、纪委对村务公开的督促指导责任,对监管不力的要严肃追责。
“村务公开本就是要把群众关心的事情拿出晾一晾,让村民拥有知情权,这样才能避免‘村务’变成‘村雾’。”利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综合运用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约谈提醒、谈话函询、审查调查等方式,严肃查处检查反馈的村(居)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对督查反馈后仍不整改的村点名曝光通报批评、
严肃追究、绝不姑息迁就,持续传导压力,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为“阳光村务”保驾护航。之后,还将建立村务监督信息工作平台,设立村务公示微信群,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的原则,明确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群主,乡镇纪委书记、纪检专干、村“两委”全体入群,其他村民每户至少1人入群,实行实名制管理,形成线上线下、上下贯通、分片负责、一抓到底的全区村务监督工作格局,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刘玥 昝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