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近年来,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但是,天府之国四川境内,不乏众多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怡然自得的地域。眉山市洪雅县为何有如此底气喊话全国?也许, 枯燥又生动的数字最具说服力!
生态立县 森林覆盖率超过71%
峨眉半山七里坪实景
“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洪雅的底气在于生态环境。洪雅县最高海拔3090米,最低海拔417米,有大小河流330条,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美誉,是距离成都最近,环境质量最好的县。
洪雅背靠峨眉山,坐拥瓦屋山,是大成都、大峨眉国际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温度适合、高度适宜、纬度适中、绿化度高、洁静度好、负氧度浓、精气度足、优产度强的天然“八度优势”。境内现有森林面积达2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1.41%,森林面积占全市的39%,被誉为“绿海明珠”、“天府花园”、“避暑胜地”。尤其以天然氧吧、生物多样为特色。近年来,洪雅连续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省十大生态宜居县城试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际抗衰老健康产业试验区、四川省林业产业强县、中国最佳投资旅游典范县,荣获四川唯一、全国仅19个的“中国生态文明奖”。2018年,洪雅县成功入围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打赢“青山、绿水、蓝天、净土”四大保卫战
洪雅县城
洪雅的底气亦在于生态保护。多年来,洪雅始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打赢“青山、绿水、蓝天、净土”四大保卫战。
近年来,关停拆除瓦屋山、周公河自然保护区水电站46座,关闭矿山14家、矿硐52个,获生态环境部、省政府充分肯定。治山、护山、养山、富山经验被中央环保督查组表扬通报,经验成效代表四川多次被媒体报道。通过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洪雅空气环境质量超过省、市标准,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Ⅰ级标准,青衣江地表水质常年达国家Ⅱ类标准,洪雅生态环境质量EI指数为85.4,持续为优级,四川领先,居全国前列。绿色,是洪雅发展的底色。洪雅始终把生态作为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努力构建“宜居县城──绿色场镇──美丽乡村”生态空间新格局。
生态康养与生态旅游的完美融合
瓦屋山
近年,以洪雅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峨眉”旅游区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洪雅的底气在于“建设天府花园、国际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
洪雅县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6级标准,城中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过4500个,柳江镇达20000个,七里坪、瓦屋山超过50000个,全年空气质量100%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年平均气温16.9度,非常宜居。
近年来,瓦屋山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最美桌山”,瓦屋山景区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四川十大赏花旅游目的地、四川十大红叶旅游目的地。七里坪成功创建四川首批省级度假区,成为全国首个国际抗衰老试验区,被评为四川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柳江古镇景区被评为“山水养心、休闲宜居”的国家特色小镇,四川十大古镇、四川十大阳光旅游目的地、省级森林小镇。玉屏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首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槽渔滩景区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启动滨水休闲度假区设计规划,蓄势待发。
目前,各景区正携手国内外品牌企业,为洪雅旅游产业升级凝聚“新动能”。并且大力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的融合发展,令洪雅旅游业态更加丰富,走上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康养等于一体的发展新路!
各行业70年裂变 生活幸福指数突飞猛进
玉屏山
随着“一地三区”建设目标稳步推进,如今的洪雅县青山依旧绿水长流,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内通外畅。洪雅的底气在于百姓幸福指数日益高涨。
经历建国70年的发展变化,2018年洪雅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586万元,飞升至117.3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7%,其中改革开放40年来年均增长9.4%。人均生产总值从1949年80元增加到2018年38006元,年均增长9.7%。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2:45.2:39.6,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不断增强。金融机构由1950年1家银行发展到2018年7家,年末各项存款余额由26万元增长到186亿元,年均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由12万元增长到103亿元,年均增长17.9%。洪雅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与日俱增。
洪雅是农业大县。70年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林牧渔实现全面发展。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38.9%,林、牧、渔业比重分别上升至8.22%、48.73%、2.87%。
改革开放后,洪雅的工业经济也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快速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智能终端电子、新能源材料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洪雅工业体系将更加完善。
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的洪雅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洪雅以建设“一地三区”为目标,积极打造国际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推进乡村旅游、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发展。加大各景区开发力度,整改及关闭小水电站、矿山,修复生态环境。从1999年到2018年,旅游人数从30万人次增长到10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0.78亿元增长到85亿元。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洪雅的交通、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均有了质的飞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改善。
“要想投资好,也往洪雅跑”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了洪雅,身体好了,投资“革命”才能更好。
近年来,洪雅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始终保持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突出国际、强化高端、壮大产业”发展方向,始终把项目工作“四个一批”即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作为重中之重。现成功签约瑞士施泰内尔规划设计瓦屋山,成功引进法国PVCP公司、深圳华侨城、中国五冶、华熙国际、四川铁投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为此,洪雅坚持统筹推进配套服务一体化。构建立体交通体系。乐雅高速、广洪高速贯穿洪雅,融入成都1小时经济圈。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2020年全线贯通,瓦屋山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打通洪雅“任督二脉”指日可待!柳江直升机场主体完工,七里坪、瓦屋山停机坪全面建成,下半年具备飞行条件。建设宜居宜游县城。着力打造公园城市,建设森林公园2个、湿地公园1个、城市绿地22个,建成“引水入城”10公里活水景观带,实现了“一江活水穿城过,宜居洪雅再添彩”。夯实旅游配套服务。建成旅游驿站5个,增设旅游咨询服务点12个,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按照A级旅游厕所新改扩建旅游厕所72座。完善各类标识标牌、导览图200余块,推进全域智慧旅游建设,建成洪雅大峨眉旅游智慧中心和智慧景区2个,全面实现自助服务功能。
近十年来,洪雅县加大对交通、房地产、公共设施等基础产业投入力度,经济基础不断夯实。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营商环境优质,高端项目接踵而至,合作领域更为国际化,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2018年洪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82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从1992年430万元增长到2018年26.04亿元,增长604倍。
“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这句口号,日益响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妍(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单位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