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身份是教师,却是教师队伍中最特殊的一群;今天是他们的节日,却接收不到太多的祝福。因为,他们面对的学生,是儿童中百分之一的特别存在。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特教老师。在全国第35个教师节前夕,记者走进眉山市这群特殊的教师群体,探寻他们的别样教育世界。
“五心团队” 撑起特殊孩子的一片天
“我志愿做一名光荣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特教职责,恪守师德规范……”在教师节前夕,眉山市彭山区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彭山特校”)19名特教人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
近日,记者来到了彭山城郊,探访这所静谧的学校。初进校园,目光便被一群孩子的嬉闹声所吸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孩子们午休结束,由老师带领稍做活动。很多人认为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是死气沉沉的,然而,当漫步在校园时,一定会诧异于眼前的景象。记者见到,虽然有些孩子不会说话,但他们会默默地看着你,真诚地朝你微笑;虽然有些孩子生活都无法自理,但他们同样快乐地在校园里追逐嬉戏。这些,必定都离不开特教们的努力与爱护。
△刘碧红老师带领孩子们采摘果实
记者从杨艳校长处了解到,彭山特校创立于2012年,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特教学校。学校分教学、康复、食宿等区域,先后配备有运动功能康复室、多媒体教室、律动室、语言训练室、手工室、感统训练室、多感官训练教室等专用教室。开设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能力训练、社会实践、艺术课等课程。这群特殊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到正规完善的教学。
“我们的学校是孩子们的爱心港湾、童话世界,在这里,他们感受到的只有爱与被爱。”杨校长笑着告诉记者,“孩子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只有哭与笑,现在就连我们老师和家长也一样。”杨校长深深地记得,2013年六一儿童节家校活动的时候,一名学生家长见到她就抱着她大哭。那是一位13岁智障女孩的母亲,带孩子来学校以后,将孩子有心脏病的事情告诉了学校。从知道的那一刻起,学校老师便多方咨询和求助,最终在彭山区医院和区残联的帮助下,由学校牵头带领孩子到成都华西医院成功做了心脏手术。为此,孩子家长感激不已。
△刘碧红老师进行生活语文教学
杨燕校长在工作中,一直号召全体教师,要以“爱心、耐心、细心、恒心、责任心”五个心来要求自己。她告诉记者,特殊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也是慈善工作。学校在每个孩子毕业的时候,会送给孩子一本《成长记录册》,让孩子与家长切实地感受到孩子多年的进步。杨校长表示,对孩子们有爱心,尊重他们,对他们才公平,教师的教学才更有质量。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她,站在讲台上,重复说着同一个词语已经若干遍,仍继续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讲解。她是刘碧红老师,是万千特教老师中的一员,她的日常工作更是万千特教老师辛勤育人的一个缩影。
△全体教师宣誓:我志愿做一名光荣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2012年9月,彭山特校成立,刘碧红老师从普校转到了这里,在特殊教育岗位已经整整六年。到特校后,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特校的班主任,不仅“为人师”,更是“为人母”。每个孩子的冷暖、健康、安全随时记挂在心。谁的衣服穿反了,需要提醒他并顺便教他如何穿好衣服;谁的鞋带散了,需要蹲下身来帮他系一系;谁的大小便弄到裤子上了,需要及时帮他清理干净……特校的班主任工作就是这么地繁琐、细小,但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见证的是她对特殊孩子的一颗爱心、慈母心和重度的责任心。
△谢静老师送教上门
刘碧红老师担任培智班的生活语文教学工作,面对残疾程度不同的孩子,只能一个一个地教,教他们练发音,学说话,一个字母,一个音节,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往往要教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每堂课教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练发音,对口型,机械的重复,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有时由于发音过度,她的嗓音嘶哑,咽喉肿胀,疼痛难忍,吃饭都困难。不少家长在看课后都会感叹“特校的老师们真是太不容易了!”然而,刘老师说:当听到孩子能发出较清楚的一个音、一个字、一个词,甚至能表演诗朗诵时,自己内心的那种幸福感、成就感无以言表。
△彭山特教老师们的誓言
男教师的别样温暖
“你能不能跟小朋友正常沟通?”“你一个男娃儿比得过女老师的细心?”曾经决定要去给孤残儿童当老师,身边的朋友大多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但因为热爱这份职业,柴建忠用行动打破别人的“偏见”,以男老师独特的自信和坚强,慢慢走进孤残儿童的生活,教他们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
教然后知困。真正从事这份特殊工作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轻松。每天面对的是一群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孩子。 “特殊教育要比普通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辛苦,何况我还是一个男的?” 柴建忠坦言,朋友的担心确实存在,但每每看到孤残儿童渴望与人接触的眼神,他就坚定了从事特殊教育的决心。
柴建忠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这个充满爱的职业,我就要把知识真正传递下去,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讲台上,柴建忠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感染着每一个残障孩子,让孩子们能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一节课下来,边比划动作边讲课,还要辅导学生,柴建忠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但他却乐在其中。
在特殊教育教研上,柴建忠展现了男教师的优势。今年5月16日,眉山市特殊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上,柴建忠代表彭山特校,执生活语文《雨伞》一课,参加了优质课展示。柴老师以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和实学实用的教学内容,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特殊教育的困无处不在,圈子小,视野窄,状况多,成效慢。正是由于这些现状,才让每一个特教人迫切的想要‘走出去、透透气、请进来、叙叙情’,教学展评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柴老师对记者表达了他对特殊教育的理解。
作为特教中心为数不多的男职工,柴建忠不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更是有着“柴爸爸”的担当,用自己的“父爱”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田。他和同事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摆脱生理上的疾病,还要教会他们生活的技能,更要帮助内心荒芜的孩子们建立起精神家园。
对于彭山特校的特教人来说,教师节可以很平淡,特殊孩子的成长与幸福,才是他们最深切的期盼,更是他们穷其一生的也要做的事情,为此,他们倾尽所有,也无怨无悔。
△谢静老师在果园教学
今天是教师节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
仅以此文献给
那些在特殊教育岗位上辛勤付出的教师们
老师,你们辛苦了
祝你们节日快乐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