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 德阳大力探索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

2019-11-06 14:5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7月8日,省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6+1”总体方案》,明确德阳、资阳、眉山、南充、自贡、内江和温江等7个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实施范围及功能定位。作为协同改革先行区之一的德阳,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大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模式。

“百日开工”跑出德阳加速度

今年10月9日,百事公司大中华区工程经理顾赟飞从上海专程来到德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中心,将一面绣有“人民公仆情系人民 热情高效服务企业”的锦旗交到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晓芬手中。

“感谢大家!德阳经开区为百事食品在德阳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真正体现了‘经开区速度’。”顾赟飞对此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今年6月11日,德阳市首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独资投资制造业项目──百事食品四川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德阳经开区,项目签约后仅74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全部报建审批,比百事食品上海松江基地二期扩建项目快6个工作日,创下百事在全球投资项目最快开工的新纪录。

“百日开工”的背后,是作为协同改革先行区之一的德阳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今年9月,德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标志着德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目前,德阳全市36项改革事项已完成90%以上,出台相关改革配套文件49个,精减审批事项2项,精简申报材料9个,合并审批事项3项,实行并联审批事项5项,完成“多测合一”“联合审图”,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基本实现全流程总审批时限控制在120个工作日以内,行政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

存量房交易实现1小时办结制

“过去办理房产过户,最少需要一个月,请假去办事还要排长队,办完一个窗口再跑下一个窗口,办证大厅像闹市……”这是过去群众办理存量房交易的直观印象。10月28日,德阳存量房交易“新政”正式运行,实现从预审排号到出证全流程1小时内完成,从受理到出证最快仅用38分钟,办事环节由8个精简为3个,提交材料由5个窗口改为1次提交。

今年以来,德阳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围绕破解群众办事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行整体政务服务,积极探索在事前环节建立预审机制、在事中环节实施再造流程,在以往三次提速基础上,构建存量房交易全流程“一小时办结”模式。

这些,只是德阳“放管服”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德阳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企业开办为例,改革前企业开办至少涉及7张表单(约180项内容)20余份申请材料,不少企业选择通过工商代理机构有偿代办;改革后通过全程网办方式,除身份证等3项材料必须由企业上传外,只需在线填报一张表格,智能生成其他全部申报材料,实现零纸质材料提交,极大降低了企业自主准备材料的难度、时间及成本。改革制度体系和目标格局更加完善,改革社会效益逐步显现。截至今年9月底,德阳市市场主体总量已达到19.7万余户,今年新增企业市场主体达到2.4万户,预计到2019年底市场主体总量将突破20万户大关。

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

事实上,在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建设上,德阳所做的远不止如此。近日出台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德阳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任务清单》(以下简称“任务清单”),确定首批协同改革推进任务56项,以确保改革协同先行区重点任务及保障要求落实。

按照任务清单,德阳将从创新推进重装基地转型升级,协同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创新协同开放开发新模式,加快构建立体开放新格局,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力,构建“5+5+1”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人才培育新体系;探索跨区域共创国家开放口岸,打造海关特殊监管区区间流转作业示范,全面提升外经贸综合服务能力;协同探索飞地经济集群注册新路径,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加快拓展开放空间、开放通道以及开放动能,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推行投资项目审批承诺,促进国际贸易便捷高效,率先复制推广改革经验,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协同推进核心制度创新。

根据规划,德阳将通过3至5年协同改革,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建设以成都为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德阳与沿海沿边沿江城市及口岸协同开发开放,努力将先行区建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引领区、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重要功能区,全力打造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动力源。

相关链接>>>

德阳协同改革先行区实施范围98.2平方公里,涵盖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片区、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片区3个片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以千亿产业、科技新城、绿色园区为目标,努力建成航空模锻件制造基地、高端装备智造创新引领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片区以创新创造为抓手,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智能制造、教育金融、保税检测维修、口岸配套服务等产业,以建设高品质城市、入驻高科技企业为目标,努力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创新创业引领区、科技产业新城。

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片区以开放通道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多式联运、大宗物资交易集散、农产品冷链、商贸服务等现代物流产业,以“成德协作、两港共建”为目标,努力建设国际开放通道枢纽重要功能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