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10日,凉山人民翘首以盼的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从西昌开行,标志着西昌西至昆明间将首次实现动车组直通。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让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开进大凉山,作为担当该次首发列车车队的队长,人员组建、岗前培训、首发筹备等一系列工作落在了熊丁萍的肩上。
年过50岁的熊丁萍,被同事亲切地称为“熊阿姨”。扎根铁路客运一线33年的时间里,她经历了从列车员、值班员、列车长到现在的车队队长。再次成为首发动车列车长,一系列准备工作正有她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推进。
(熊丁萍)
改变: 一切从零开始
1997年4月,攀枝花往返北京西的K117/8次列车开通运营,该车次是全国首列由市级城市直接开往首都北京的旅客列车,熊丁萍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成为了由北京西发往攀枝花方向K117次列车的首发列车长。熊丁萍回忆,成昆铁路沿线的职工群众人山人海的热情欢迎,让她有了作为首发列车长的责任使命感。
从时速40公里到160公里,从非空调列车到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无论从时速还是车型,时隔24年的首发见证着铁路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
变化来得太快!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让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开进莽莽大凉山,虽然列车还是绿色的外观,但无论是车内设备设施还是列车客运各工种的作业程序,如今筹备首发的动车组列车上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曾经引以为傲的33年丰富工作经验,在熊丁萍队长接到车队即将担当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值乘任务的那一刻完全变成了零。
作为担任首发列车车队的队长,熊丁萍面对的是短短一个半月的紧张筹备期和一个几乎完全没有动车组值乘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班子以及欠缺独立值乘动车组经验的一线班组人员。
人员组建、岗前培训、首发筹备从哪里做起?
(熊丁萍)从哪里做起?
不变:心中有数、操之有度、行之有方
紧迫的时间和责任的担当让她来不及考虑面对的困难有多难,她用最快的时间对筹备期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调整和安排。
管理人员缺少动车组值乘管理经验和方法,就每周抽调两名管理人员轮流进驻兄弟车队北京一队进行全方位管理学习;一线班组欠缺经验,就调整车队现有普车班组人员分布,在确保现有普车车次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抽调已列车长、列车员到北京一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火力集中培训和跟车实操,为新车开行做好充足的人员储备。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熊丁萍把涉及到动车组各工种的作业指导书和应急预案从头至尾了解透彻,一一对应、了解现场,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心中有数,操之有度,行之有方。
展望: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进步
从事铁路客运相关工作三十余载,曾经,攀西地区的人们需要出行,需要乘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冬冷夏热噪音大,而火车最远只运行到省会成都,那时候的熊丁萍作为列车员坚守在铁路客运一线。
后来,有了电力机车牵引的快速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了,还能直达首都北京,那时候的熊丁萍作为首发车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如今复兴号电力动车组即将驶入大凉山腹地,熊丁萍作为新线新车首发车次车队的队长继续肩负使命。
三十年前,车票是一票难求,尤其是春运期间,整个车厢,乌泱泱的全是人,熊丁萍作为列车乘务人员要尽可能管理好列车,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随着车型变化,旅客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十年前,熊丁萍作为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协助现场工作,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大包小包拖上车,到现在更多的是一个时尚的背包,便捷出行代表着旅客物质世界的丰富,动车的开行就是对旅客服务质量再次提升的重要节点。
见证了成昆铁路历史变迁,从慢火车到动车,让熊丁萍更坚定了积极跟上时代步伐的心,她笑着感叹到:责任很重,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川网新闻·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实习记者 王培哲 材料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