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搞建设,是一场发展“竞跑”,也是一场新的“赶考”。
金宜玉生态渔业开售3500公斤商品鱼;智琪食品有限公司开足马力赶订单……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突发因素考验下,我市企业正化危为机,迎难而上,铆足干劲拼经济搞建设。
兰州重庆云南订单飞来
9月8日上午9点18分,在荣山露天养鱼池内,随着鱼网不断收拢,活蹦乱跳的鲈鱼,被打捞起来装车。“这是我们自去年建成后,售卖的第一批商品鱼。”正在鱼池内和工人们一起装车的石怀红露出“久违” 的笑容,不断赞叹:“这批商品鱼太漂亮了,生态环保,兰州的客户一单就下了3000公斤。”
事非经过不知难。去年投产的金宜玉生态渔业有限公司今年 迎来售卖商品鱼的第一年。高温、疫情、用电用水紧张等因素多 重叠加,总经理石怀红“压力山大”:“原材料涨价30%,光饲料投入就多了30多万元。而今年市场原因,销售又晚了两个多月,售价也有所下降。”
在接到今年第一个大单后,石怀红信心倍增,他告诉记者,在前期发展遇阻时,公司苦练内功,拼技术、拼硬件、拼信心,软硬条件都有了质的提升。
“最暖心的是,政府雪中送炭,为我们企业出谋划策。”就在前不久,利州区政府出资建成一条两公里的引用水管道,为企业 “解渴”,“光这一项,我们企业每月节约电费10000多元,而且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鱼的品质也有很大提升。”石怀红说。
4 月以来,利州区每周开展一期“周末茶叙会”,听取并解决项目及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至今已开展21期,会见企业108家(次),收集问题151个,采纳建议43条,协调解决问题104个。这次引水管道的修建就源自该公司参加的一次茶叙会。“没想到提出一个多月时间,管道就建好了。期间政府领导打电话来询问进度和质量,一下解决了我们的基本用水量。”石怀红说,企业轻装上阵,发展一路小跑。
目前,公司已陆续接到来自云南、重庆的订单。“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有信心完成今年的既定目标。”
力争年底前完成500万盒订单
蒸煮、浸泡、除杂、切制、分拣、杀菌、金检……9月9日,记者在位于利州区宝轮工业园的智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盒盒火锅食材经过流水生产线各环节后被送往下一 个车间。
日夜不停,开足马力赶订单。“白天我们9个操作台同时生产,日均生产10-20吨,产品完成后便发往全国各地,晚上又安排了盒装生产线,以此满足电商和社区团购。”生产部经理池锐告诉记者。
由于今年持续高温和疫情影响, 企业用电、用工成了难题,同样是在 “周末茶叙会”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利州区政府迅速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用电需求,还在各乡镇、村(社区)招聘一大批闲置劳动力,解决他们就业务工的问题。“问题反映后,没想到会如此之快得到回应,我们对政府的服务很满意。”四川智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红说,政府暖心服务,让企业发展更舒心。
自2021年4月正式投产以来,公司已有员工160 余名,目前,拥有30万级净化通风设备的洁净车间、装备新一代自动蒸煮、浸泡毛肚生产线2 条、一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多功能标准冻库1000余平方米,主要经营毛肚、白千层、黑千层、牛黄喉、牛蹄筋、牛大肚、牛心、牛舌、牛肉等10余种牛副产品,峰值产能达15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年,产品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不愁订单,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加大投入,增加生产线, 我们有信心在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 500万盒订单。”王小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