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早上6点,天空露出鱼肚白。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办龙爪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余华文悄悄地离开了家门。自9月1日以来,他都是5点过起床,6点钟出门,一直到凌晨两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有几次,他累得倒头便睡,连澡都懒得洗了。
微凉的晨风让余华文恢复了活力。到了社区,他开始思考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各个小区的检测通道如何?医生怎样分派?志愿者如何安排?此外,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生活、医疗物资的调度,这些他都必须了然于胸。
龙爪社区总共0.67平方公里,下辖18个小区,约有1.8万居民,其中不乏龙福苑这样3000人以上的特大小区,还有龙采苑、西藏阳光花苑、云影苑、天乐苑这样的千人小区。社区每天需要110-120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6点40分左右,他的得力助手、社区医生徐霈赶了过来,协助进行采样医生、物资调配,以及与各个小区的协调。“现在理顺了,最开始那几天千头万绪,人手也比较缺,实在没办法,只好把老公一起拖过来下苦力,帮助运送物资。”徐霈说,由于工作强度过大,9月2日那天,余书记就累得差点晕倒在地,连续喝了两罐功能饮料才稍微好一点。
8点30分,余华文来到龙采苑。小区院长汇报,核酸采样工作已经安排妥当,但小区的人员登记有点混乱,有些居民不是很配合。“那就耐心一点。反复宣传,反复做工作,舍此别无他法。”8点40分 ,有人报告,有居民和志愿者发生争执。余华文赶紧前去了解情况,原来有居民早早来排队,而核酸检测尚未开始,于是激动地和志愿者理论。余华文劝慰居民:“核酸检测的准备都有个过程,换位思考一下,也就几分钟时间,有啥子过不了的事情?”
“每人间隔一米,踩到黄色圆点。”没有借助扩音器,余华文不停地招呼排队的人们。随着居民越排越多,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嘶哑。
他点赞家住该小区的志愿者、采样医生旷馨,一家三口全家总动员参与抗疫工作。1米76的旷馨穿着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她以前是广州军区的卫生员,取得了医师执业资格证,所以能够胜任采样医生的工作。“偌大的一个社区,只给我开辟了12个通道,分配了12名采样医生,旷馨的加入解了我燃眉之急。”余书记说,旷馨平均每天工作4-5个小时不休息,采样700人到1000人不等。而她的丈夫和刚刚6岁正上幼儿园的儿子,就在旁边帮忙安灯、布线,以及维护秩序等工作。
10点,余华文开着巡逻小电车开始到各个小区检查工作。每到一个点位,就检查保安是否按照防疫规范执行任务,比如亮证(出入证)、亮码、登记,是否两小时内返回等。在花间兰庭小区,他发现有一个进出漏洞,小区居民刷脸就可以自动开门,完全无需保安辅助就可以自由进出。对此,他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要求小区院长立马整改:“工作要精细入微,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大家千万小声一点,娃娃们正在上网课!”11点20分,余华文来到社区最大的小区龙福苑,此时正是核酸检测高峰时段,他立马投入到维护秩序的工作当中。此时,也正是中小学生网课的课间10分钟时间,他立马开辟绿色通道,让学生们尽快排队核酸取样。
12点过,余华文回到社区办公室,立马喝了一大口茶,含了一片金嗓子喉宝:“这个管用,我都快说不出话了!”
作为龙爪社区疫情防控总指挥,余华文表示,自疫情以来,社区绝大部分居民都很理解、配合防疫政策,也涌现出了一批高度责任心的志愿者。比如龙福苑社区的田科,放弃每天800多元的收入,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田科说,自己是15年的老党员了,也是一名成都空军的退伍军人,防疫抗疫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再比如,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清水河分校总务主任张徐,也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参与志愿者工作。而武侯区检察院,由副检察长带队,每天向社区派出25人的疫情防控力量,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讲条件,毫无怨言,这令他十分感动。
当然,作为社区的干部,疫情防控更是他们这段时间的主责主业,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处理各种突发事情,为居民服务。
“苦点累点没啥,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余华文说,就像龙福苑小区院长罗莉琴大姐经常讲的一样,只要我们共产党员还有一口气,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居民的福祉服务。(记者 曹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