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重点群体稳,就业大局稳。“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四川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密集出台政策举措,精准织牢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网,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群体解难护航,许多动人的就业创业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其中,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解决这一部分群众的“阵痛”,成为各地就业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创业担保贷款
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创业带来“及时雨”
广元市苍溪县瑞康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红梅就是下岗失业群体中的一员。
自下岗后,她便与丈夫商量着想开办一个家庭农场。其实,这也是李红梅丈夫黄浩的梦想。在有了孩子之后,夫妇俩都产生了让家人吃上绿色、安全、健康食品的想法。推己及人,如果自己能做出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岂不是既能满足自身,又能造福他人?说干就干!李红梅和黄浩立刻制定计划、比较场地、选择苗木,一系列工作下来他们却发现,资金是最大的阻碍。
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夫妇俩商量着准备变卖房产。一套苍溪县城的房屋,大概能卖60多万,还去贷款之后,所剩的钱完全可以用来兴办农场。可是,这个一家人的安身之处,真的要卖吗?
在两难之间,一份村组的告示像“及时雨”般到来,拯救了两夫妻的“田园梦”。
原来,下岗失业人员想再创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可以在广元市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获得创业担保贷款。
听闻后,李红梅立即申请了20万元贷款。
“先到县农民工帮扶中心和县就业局办理审批手续,然后在银行审批。政府部门效率很高,一周时间就申请下来了!”李红梅说。
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的政策,及时解决了摆在李红梅面前最大的难题。
培训+补贴
助力下岗夫妇走上致富路
有了资金,夫妻俩迅速选择了一座因修隧道而废弃的荒山开始运石头、挖草、松土,经过一番努力,瑞康家庭农场初具雏形,陆续种上了蜂糖李、五月脆李、爱媛橙,养上了土鸡。
(李子树下散养着土鸡)
(李红梅的朋友圈)
在不懈努力之下,至今,李红梅夫妇不仅实现了“陶渊明”般的“田园梦”,还通过雇佣周边农民到农场劳动工作、帮周边农户销售土鸡和土鸡蛋、购买并推广养殖技术等帮助周边农户一起增收。她告诉记者:“除了就业中心,县农业局也经常叫我们去培训,政府还有一些退耕还林的补贴,对我们帮助很大,确实感谢政府。”
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
十年来四川290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推动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民生任务工作是我们就业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广元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1-9月,广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02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控制在4%以内。
过去十年来,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工作也一直被列为四川就业工作的重点任务。记者从四川省人社厅获悉,2012年以来,我省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0万人。
过去三年来,全省紧盯企业职工和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累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463万人次。帮助越来越多像“李红梅”这样的家庭实现了理想,走上了创业路。
(家庭农场所生产的绿色水果正准备被打包送到客户手中)
看着结果的绿油油的李子、黄澄澄的橙子和不断发来的订单,李红梅的脸上满是欣喜,她和丈夫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在农场中开始接待城里来的游客。“对于未来,我们现在充满了信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