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聚焦四川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问题,刚刚胜利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五区共兴”的部署,让人们对缩小地区差距、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充满期待。推进“五区共兴”,缩小地区差距,根据全会部署,四川将有哪些举措?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备在11月30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党的二十大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为四川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五区共兴”是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次全会对推进“五区共兴”,缩小地区差距作了以下部署:
一是建强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全会要求,支持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二是做强支撑更有力的次级增长极,着力提升区域发展带动力。全会要求,坚持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强化政策支持、突出统筹赋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加快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落实“一区一策”推动省级新区高质量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更大范围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支持其他市(州)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三是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着力形成全域协同联动新格局。全会对促进优势地区更好发展、生态功能区更好保护、欠发达地区加快追赶作出部署。我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大部分属于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全会要求,要把这些地方作为重点帮扶区域,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先发带后发、先富帮后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高水平推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