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2日,四川省第十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凉山民族体育场开幕。来自全省14个市(州)、3所高校组成的17个代表团,1579名代表团成员、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齐聚西昌,通过多形式的互动,展示民族体育文化。
四川是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成分齐全,其中有汉、彝、藏、羌等15个世居民族。勤劳智慧的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族人民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中华文化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体育局主办,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的四川省第十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2月2日−8日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看到,在国旗、会旗的引领下,成都、阿坝、凉山等17个代表团带着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迈步入场,生动描绘出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美丽画卷。
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丹孜尼玛不仅是此次参赛的运动员,同时也是开幕式表演方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训练,他对此次比赛很有信心,“能参加此次运动会我感觉很荣幸,在排练期间也深深感受到了各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
绽放传统体育风采,品味民族文化盛宴。开幕式后,来自20个民族的17个代表团的千余名运动健儿,将在接下来的7天时间里,用激情与汗水,为创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新高度奋勇拼搏,展现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魅力和竞技水平,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川篇章。
本届民族运动会共设珍珠球、蹴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式摔跤、民族武术、民族健身操、表演项目11个大项、85个小项。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