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英烈荣光
照耀时代征程
红色文化
巡展活动
“93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间,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浴血奋战,付出了伤亡3500多万同胞的惨重代价。勿忘国耻,吾辈自强,让我们一起为牺牲的同胞们默哀……”9月18日上午9时,在响彻宜宾整个城市上空的防空警报声中,宜宾市“聚焦英烈荣光 照耀时代征程”弘扬英烈精神文化巡展首展走进五粮液“十里酒城”,向参加活动的五粮液退役军人职工代表和三江新区应急救援队、白沙湾街道老兵服务队、翠屏区征地中心赵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的退役军人代表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训宣布红色文化巡展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弘扬英烈精神文化巡展主要以主题展览、情景剧表演以及现场提问抢答等方式展开。其中,主题展览以现场讲解的方式讲诉上海工人运动领袖刘华、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人民的坚强战士李硕勋、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等10位宜宾英烈的英雄故事。
活动现场,五粮液公司退役军人职工代表展示了军体拳,老兵们动作整齐、铿锵有力,充分体现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气质。宜宾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将碧血丹心的革命先驱郑佑之的英雄故事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进行了展演,瞬间将大家带入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展现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立志报国的英雄豪迈。在现场提问抢答环节,退役军人职工代表们积极举手,踊跃回答问题,“以前看展览总是一晃而过,今天带着问题看,我很快就记住了,回去再讲给孩子听!”翠屏区赵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一名退役军人手捧抢答获赠的《宜宾英烈》激动地说道。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的精魂。开展红色文化巡展活动,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要求,将宜宾英烈的故事讲出纪念馆,以巡展的形式面向社会,讲述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不断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激情。”宜宾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主任郑静表示,接下来,中心将结合宜宾烈保“五进”系列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陆续在省内及宜宾10个区县进行巡展,大力弘扬英烈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长江首城宜宾,历史悠久,英雄辈出。一百多年以来,先后涌现出2600多位英雄烈士,卢德铭、李硕勋、赵一曼等戎州志士仁人,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英勇献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绍光、沈宏渊、欧文辉等宜宾优秀儿女,为捍卫主权、建设国家,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段段辉煌的历史,用忠诚和担当铸就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首展选择到“十里酒城”,不仅因为五粮液是宜宾的一张名片,更因其坚持“富国强军、共建共赢”拥军优属发展理念,近年来组建了全省第一家退役军人企业服务站──五粮液退役军人服务站,吸纳安置了退役军人及军属4252人,约占公司总人数10%。厂区内“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军人本色”“让退役军人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等标语随处可见,无不述说着“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
“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也很受触动。无数英烈用生命和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宁和幸福。他们的故事,既是榜样,也是鞭策,激励我们这些后辈接续守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大家’‘小家’。”五粮液专职消防队队员、退役军人王宾说。
缅怀英烈事迹,是对英雄的尊崇,也是对历史的敬畏,弘扬英烈精神,更是对英烈遗志的传承。近年来,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重视队伍建设,组建“百人红色故事志愿者宣讲团”,培育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员”队伍306支,着力培养“红领巾”“红孩子”宣讲员,“大手拉小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宜宾市烈保中心始终秉承“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工作宗旨,常态化开展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五进系列”活动,覆盖10万余人次。突出英烈宣传报道,与组织、宣传、党史、文广旅游等单位密切配合,编印《宜宾英烈》《宜宾革命先驱》《宜宾红色人物》等教材,推出100校同演话剧《赵一曼》活动,在宜宾各大学校掀起英烈宣传纪念高潮。突出重大活动、重要时节、著名英烈诞辰等特殊时段开展各类缅怀纪念活动。持续开展我为烈士墓碑描红、我为烈士看父母、“传承红色经典 赓续红色血脉”清明吟诵会、“聆听老兵故事 回顾峥嵘岁月”“重阳致敬战斗英雄 今朝振奋时代精神”“英雄宜宾”红色志愿者手印采集、“传承红色基因 镌刻爱国情怀”我为烈士写封信清明祭英烈主题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