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拓展国际化合作平台 加快猕猴桃全产业创新链发展

2018-05-15 11:48:03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爱吃猕猴桃但是进口货太贵?别愁,四川小伙伴今后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一级棒的猕猴桃啦!5月15日,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新区启用仪式在成都举行。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是中新双方25年科研合作的结晶。实验室新区坐落于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科学布局了资源育种、栽培生理、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物防控、食品安全、分析测试7大主体功能研发区,配备先进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台(套),科研条件达世界一流水平。

此次联合实验室新区的启用,让国内消费者离高品质猕猴桃又近了一步。在四川省科技厅牵头下,中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还重点布局了什邡科研育种基地和绵竹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今天的启动仪式现场了解到,科研育种基地目前已在什邡科研育种基地建成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在绵竹建成高标准猕猴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000亩。

中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整合了中新两国优势产学研用单位20多家,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Zespri佳沛、奥克兰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组建跨国家、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跨部门的7大创新研发团队,瞄准了资源与育种、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基础、现代农业与标准化栽培、绿色防控与食品安全、采后处理贮藏与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及产业战略规划7大攻关领域,集聚具备战略性、国际化、专业型创新人才,构建了猕猴桃全产业创新人才链。

目前,四川创新育成“红阳”“红实”“金实”“宝贝星”等优质猕猴桃新品种10个。其中,“红阳”是世界上首个商业化栽培的红肉猕猴桃新品种,也是我国目前红肉猕猴桃推广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已获得阿根廷、香港品种权利,改写了全球绿肉品种独霸市场的格局。

十二五”以来,四川猕猴桃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70%的种植面积分布在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成为四川全省县域脱贫增效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助力果农增收致富成为未来四川猕猴桃产业发力点之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陈璐

编辑:白玉菡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