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城管委获悉,为有效提高人行道设施品质及管理水平,向市民提供舒适的出行环境,由成都市城管委牵头,联合市级相关部门,从6月15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成都市人行道大整治攻坚行动。
据悉,攻坚行动将通过强化运用“社会动员能力、智能管理能力、服务专业能力,美学运用能力”,以中心城区5+2区域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整治人行道病害等问题,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此次攻坚行动将对人行道设施病害、损坏人行道设施行为进行整治,那么人行道病害范围有哪些?据悉,人行道病害主要包括五类:一是人行道砌块沉陷、拱起、缺失、松动、破碎;水泥砼沉陷、坑洞、碎裂等。二是人行道路缘石松动、破损、缺失。三是树池周边人行道起拱破损。四是人行道检查井凸起或沉陷,检查井盖缺失、响动。五是人行道盲道砌块缺失或损坏,盲道设置不规范等。
损坏人行道设施行为有哪些呢?据悉,损坏人行道设施行为,主要包括人行道违章停放机动车、违章占用挖掘人行道等。
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攻坚行动不仅整治城市道路人行道,还包括城区公路、防洪通道、工地周边临时通道上的人行道,以及道路红线外公共开敞空间的人行通道设施;整治对象不仅是人行道设施病害,还包括对破坏人行道设施的违规行为处罚。
其次,此次攻坚行动将积极邀请人行道的使用者,即广大的市民群众参与到问题发现和督办环节,我们的口号是“路见不平人人管”“争做城市啄木鸟”,凡是群众发现的问题,均可向设施管理部门反映,并监督问题处置完成情况。同时,不占用人行道停放机动车等对人行道设施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广大市民群众的多多理解与支持。
“此次攻坚行动强调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各司其职,又互为协同。”该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建立反应迅速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市、区、街办联动体系,以及道路管护、城管执法、交通管理、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协同体系,提升攻坚行动成效。
此外,此次攻坚行动将制定多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有针对性的在技术优化创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研究突破人行道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机动车碾压破坏人行道、工地周边临时人行道设施破损等难点问题,确保此次攻坚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记者 李丹)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