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缺水的时候,我们场镇上万人需要集中分期供水,今天供这里,明天供那里,村里面就只能自己去打旱井。”9月11日,省人大代表、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明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杨伯容在视察毗河供水工程时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我们集体经济引进的黄菊、油樟树也常常因为缺水而养不活,老百姓都非常盼望着引入毗河供水解决饮用水和农业灌溉需要。”
代表杨伯容
9月11日—12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前往成都、资阳、遂宁三地,视察四川省委“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重点水利骨干项目──毗河供水工程。11日,代表们实地视察了龙泉山隧洞项目、苟家滩取水枢纽项目、长沟隧洞项目等的建设推进情况,他们最关心什么问题?又有怎样的建议呢?
代表里赞:关注工程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市委会主委里赞表示,毗河工程是解决川中地区尤其是老旱区饮水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把这个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比喻成“第二个都江堰”毫不过分。
代表里赞
作为人大代表,他表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是:能造福于民的毗河工程能不能顺利执行?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诉求?他说,我们将通过视察调研,一方面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群访发现意见,并让可实现的意见通过我们的平台表达出来,引起各单位的重视。比如龙泉山隧道建设过程中出现瓦斯高发的问题,这是在规划中难以预见的,而这将影响工程的投入成本和质量,我们希望及时发现并反映这些问题,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
代表诸丹:关注科学利用水资源及环境保护
省人大代表、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四川省高原藏区旅游扶贫中心负责人(兼)诸丹则更关心毗河工程在科学利用水资源方面如何做到科学规划、科学使用;怎样在保证成都平原水供给的基础上,让都江堰的水利工程造福川中干旱地区,解决百姓的饮水和发展问题;同时他也非常关注工程建设中的环保问题以及移民安置问题,他表示,这条线路很长,那么线路周边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如何避免二次污染?这些都将是他在调研过程中将着重关注的。
代表诸丹
诸丹表示,四川是水资源大省,人均水拥有量处于全国前列,但水资源的分布(季节、地方)不均匀。毗河工程这个项目就是要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岷江的水引到沱江、涪江,这也符合人民对生活、发展的实际需要。
代表江然:关注区域协调发展
省人大代表、每日经济新闻高级记者江然告诉记者,她个人比较关注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她表示,在四川既有着资源富饶的天府之国,也有十年九旱的川中老旱区,复杂的形势比较突出。
代表江然
在本次视察的毗河工程项目中,她非常关注成都的角色,是否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她说,新都区苟家滩工程也处于成都范围,它在整个毗河工程中是一个龙头,也是一个引水枢纽。成都、资阳、遂宁同属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同城化,一体化过程中,不仅只在交通方面,也应在包括民生福祉、供水工程等方面协同发展,协同推进。“我希望成都在这其中能以更高的站位和格局来推动整个四川的区域协调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摄影报道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