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聚焦“共享单车”行业热点,关注“成都”模式发展动向,9月7日,一场主题为“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 共享单车新风向”的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及政府部门与会者,围绕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新政策持续推动下,共享单车将迎来哪些全新的挑战和发展空间?成都范围内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状况如何?
共享单车如何走好下一步?
《指导意见》主要起草人:要防止四个跑偏!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共同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为共享单车明确了政策方向。该《指导意见》的主要起草人、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在会上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共享单车的发展确定了总体政策基调--鼓励、规范。但同时,对于共享单车下一步的走向,需格外关注“防止四个跑偏”!
共享单车下一步如何走?张教授认为,一个新的风向就是要防止共享单车跑偏。其中,第一是要防止资本的力量把产业带偏。因此,如何有效监控资本尤其重要。第二是要防止企业跑偏,他指出,现在市面上正风起云涌着几十家共享单车企业,它们良莠不齐,如果只是为了“圈钱”,将极有可能带偏整个行业。第三是要防止地方政策和政府行为把产业带偏,特别在落地的时候更必须有地方的政策。第四是要防止司法跑偏。他认为,当新业态出现以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案件,而此时法院如何判定将成为关键,需要防止这方面跑偏,并要把它作为一个高度关注的动态。
探讨新风向
升级版共享单车未来或将助力城市交通发展
就在外界关注共享单车的过去和现在时,共享单车本身也在不断迭代演进。据了解,目前新的共享单车技术和模式已经开始出现,与普通共享单车相比,新的技术增加了“助力”功能,但在速度上限、车辆重量和骑行习惯方面,和普通自行车没有区别。
共享单车等现场展示
不过,北京自行车协会副秘书长彭诚表示:“市面上有很多纯电动车和电踏车混在一起,在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和做一些共享的时候,很难将这两种车分开,建议在地方上出一个严于国标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把助力自行车做一个区分,将来在发展共享单车方向上,发展助力技术。”
在鼓励共享单车企业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方面,张柱庭教授也建议,地方可以支持鼓励发展规范合标的共享单车新产品,达到推动超标电动自行车治理的目的。对于后者的治理,一方面,需要堵住生产超标电动自行车生产源头,限制增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发展共享助力自行车,替代存量。
而与会的企业ofo则公开表示对该类型产品和趋势的关注和支持,认为它可能是下一代共享单车差异化的演进方向。对于饱受争议的无序停放、超量投放等问题,ofo小黄车副总裁张宇告诉记者,未来也有希望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使其得到缓解。“未来的一个趋势就是企业有意识地向有序停放演进”,他说,利用技术手段比如大数据分析,并借助较为强有力的线下手段,让技术、人、运营相结合,可以解决现阶段的停放问题。
获三个“全国第一”
众专家点赞“成都模式”
在共享单车发展上,成都的成绩如何呢?
2017年3月,成都公布实施《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成为国内首个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发展的城市。
7月初,ofo小黄车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显示,成都骑行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8月,成都提出“政府搭台、企业担责、社会共治”的理念,首创“3+7+N”会商制度(成都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3部门,联合五城区及高新区、天府新区共7个区以及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参加的会商制度)让全国瞩目。
据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不仅率先确定了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台了非机动车停放的技术实施导则;同时在交通规划上确定了非机动车的路权,保证行人、非机动车的路权排在首位。目前,成都正牵头制定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考评机制,对企业实行扶优限劣,同时正加快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建设,将其纳入智能交通建设中。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洪洋
针对成都在共享单车方面的先行经验,与会专家纷纷给予了高度肯定。“成都已经拿到共享单车发展的三个第一,一是综合骑行指数全国第一,二是单车破坏投诉率全国第一(低),信用体系建设全国第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洪洋说,“我认为共享单车未来在成都的走向可能也会在全国产生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尹志芳也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成都的先行先试引领了十部委《指导意见》的起草。”
事实上,早在2015年11月,成都已提出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推进绿色出行,自行车是重要一环。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未来成都将形成4800公里以上的自行车交通网。而在2017年9月2日启动建设的天府绿道系统中,自行车也将拥有“集观赏、休闲、竞技于一体”的专属绿道,这也为共享单车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契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全社会共享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种新风向也将让成都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