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隧道通车了!“川藏第一险”从此变通途

2017-09-26 12:31:34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建设方案经过8年反复论证、建设周期超过5年被称为“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隧道于2017年9月26日正式建成通车,项目路线全长12.997公里,其中隧道长7079米,双向两车道,隧道进口洞口海拔4378米,出口洞口海拔4232米。雀儿山隧道攻克了在高原高寒地区修建隧道的多个难题,打通了几十年来川藏北线的天险瓶颈,将进一步密切内地与西藏的联系,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施工难度大 隧道工程的又一“奇迹”

在今天上午的通车仪式上,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雀儿山隧道设计负责人了解到:雀儿山隧道工程存在诸多难点:在海拔4000米以上修建7公里的超特长隧道,既无成熟规范提供理论支撑,又无工程实例借鉴,隧道设计只能从零探索与总结提炼;含氧量低对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建设施工难度极大;自然环境恶劣。为克服这些困难,施工单位首创“气象选线”的设计理念,为高海拔寒区越岭隧道选线提供了新思路。创新性提出“保暖内衣+长衣袖式”隧道结构防冻技术,并在隧道洞口设立了30米长的防雪透光棚,既保证隧道洞口防冻、防雪,又避免驾乘人员被洞外白雪反射刺眼。将现有隧道运营通风计算标准仅满足2000米以下提高到5000米,设置平行导洞,为高海拔超特长隧道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提供运营安全保障。更是利用洞口附近的温泉热能,消除了隧道洞口段的冰雪灾害,确保冬季运营安全。

3000多名参建人员克服高原、高寒、缺氧、工效低,山高、路远、料少、运输难,隧道长、断面小,通风难、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级别变化快等诸多难题,创造了在海拔4300米以上恶劣条件下的施工奇迹。

天险变通途 藏区人民“幸福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川藏公路建设,将雀儿山隧道列为国家重点工程,隧道通车后,过往车辆只需10多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将不必再绕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较原路节约里程近20公里,绕避了原公路3处共长达4.7公里的雪崩易发危险路段,6处共2220米泥石流路段,以及大量的冻土、滑坡,雪害、冰害等安全隐患严重路段,保障了国道317线雀儿山段全年安全畅通。
隧道通车后,将进一步打通川藏交通大动脉,为川藏两地人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通环境,进一步节约过往车辆的运输成本,提高通行能力,为甘孜州和西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带动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注重人性、环保设计 蜀道新典范

隧道避开了雀儿山最危险的地段,采取了许多人性化和环保的设计。比如:在隧道进出口设置制氧站,为隧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过往司乘人员、游客提供供氧服务;隧道设置了可容纳一辆消防车通行的、兼具隧道通风功能的平行逃生救援通道;隧道洞口设立了30米长的遮雪透光钢篷,既可以利用日照对隧道洞进行加热,也可以避免驾乘人员长时间在洞里行驶后视线与洞外的白雪反射不相适应;隧道内进行了路线的曲线设计,既可防止长时间直线驾驶造成司机的疲劳,又可避免大雪被风直接吹进隧道;为防地下水结冰,排水沟比路面低了两米多;为不破坏环境,施工时,对植被进行了整体移植,施工完后又重新移回,同时设计和建设中还特意将洞口两端引道的路基整体抬高,以消化掘洞弃渣。
随着雀儿山隧道的建成通车,长久以来的交通瓶颈将彻底消除,“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的历史将一去不返。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虎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