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巾帼脱贫实现“十有”! 省妇联召开“巾帼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

2017-11-01 10:55:14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31日,四川省“巾帼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在巴中举行。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贫困地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进一步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在基层落地落实,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会上,省扶贫移民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华林,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静讲话。巴中市、广元市、内江市、达州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妇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交流了当地巾帼脱贫工作经验以及深度贫困地区如何脱贫增收的措施。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巾帼脱贫需针对女性贫困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扶贫

全国妇联“巾帼脱贫行动意见”指出,广大农村贫困妇女既是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1995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世界上的贫困人口中70%是妇女,贫困具有一张女性面孔。据国家统计局对国家扶贫重点县调查,女性的贫困程度至今仍高于男性。 

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而且平均就业时间短,就业工资低于男性,健康、教育和社会参与方面的状况较男性差。妇女贫困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体现在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贫血患病率、低受教育水平等方面,从而影响妇女就业,进而陷入贫困的代际传递和恶性循环。 

妇女贫困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与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此,必须认识到贫困具有性别特征,只有将性别因素引入到扶贫工作当中,针对女性贫困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扶贫,才能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效果。    

现场参观

参观现场

现场参观

全省巾帼脱贫行动实施情况总结:实现“十有”

会上,总结了全省巾帼脱贫行动实施情况,即“十有”

--有目标有部署

自2015年来,省妇联先后制定下发了四个文件 ,统筹推进全省巾帼脱贫工作。全省“巾帼脱贫行动”做到了任务明确:2020年前,全省创建110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110个妇女示范性行业合作组织;选树1000名巾帼脱贫示范典型、1000名巾帼致富带头人典型;开展50000场次讲座、培训50000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

--有平台有服务

大力发展妇女手工、种养业、巾帼家政三大贫困妇女就业平台,建成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2个,省级巾帼示范专合组织、家政、电商等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99个。省妇联在88个贫困县扶持创建的妇字号脱贫基地434个,手工龙头企业112个,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626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03566人次。各级妇联推荐获得扶贫小额贷款的贫困妇女16507人,获得小贷金额42142.45万元,带动贫困妇女就业增收44972人。通过巾帼家政转移就业贫困妇女31776人,通过巾帼电商带动贫困妇女就业25498人。

--有探索有模式

全省建立妇女行业协会(促进会、互助会)等189个,妇女领办合作社6683个,进入妇女行业性合作组织的妇女人数达到47.6万名。巴中市探索创建的“双轮持股、二次分红、脱贫退股、集体增收”模式,有效推动贫困妇女稳定脱贫和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广元青川巾帼脱贫促进会“三资入股分红+按劳获酬强技”模式;眉山青神以“小额循环金”为纽带的“农村妇女互助合作”模式;资阳乐至县通过“借钱购羊、送羊-送保险-还钱(或返羊)”的“幸福喜羊羊”循环帮扶模式;南充高坪区妇联将“竹编骨干、合作社与贫困户捆绑”,建立的“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合作脱贫模式等有效帮助了妇女脱贫增收。

--有活动有特色

围绕“四个好”目标,近年来省妇联下发了《关于在贫困地区妇女和家庭中培育好习惯好风气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通知》;与广东省妇联一起筹集了价值259.5万元的毛巾、肥皂、洗衣液等帮扶物资,启动了“彝区洁美家庭巾帼行动”,向凉山州12万户贫困妇女家庭赠送“五洗” 用品;各级妇联在5万多个“妇女之家”开展了晒家风家训、讲美德故事活动;开展了1000余场“守法、诚信、感恩”道德讲座;统一编印发放了“孝爱亲和廉”系列丛书,创新开展了“让爱回家、与父母同住”、“促成一门亲•建好一个家”等特色活动;编印了《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以鲜活的事例宣传一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引领广大贫困妇女形成“一个女人一个家,自力更生脱贫兴家”的共识。

--有示范有关爱

各级妇联以下派妇联干部217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契机,将妇联组织改革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率先在定点联系贫困村完成“妇代会改妇联”工作,将妇联的工作手臂延伸到组、户和贫困妇女群众中。
建成“妇女、儿童之家”阵地128个,妇女特色产业发展项目102个,实施了妇女儿童关爱项目62个。截止目前,省妇联争取全国妇联“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救助资金4420万元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550万元,救助贫困患病妇女5970名,实现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患病妇女救助全覆盖。争取了财政资金1400万元在三州开展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

两大要求来了!在行动举措上要进一步做细做实下足绣花功夫

同时,会议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

NO1: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会议要求,要聚焦“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

政治性是妇联组织的根本特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妇联组织第一位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省妇联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是全国妇联确定的主题,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化妇联改革为动力,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四川妇联各项工作,认真履行基本职能和政治职责,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再立新功。

要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各级妇联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深入推进“巾帼脱贫行动”、精准帮扶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抓手,作为进一步深化妇联改革、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举措,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下足“绣花”的功夫精准扶贫,一步一个脚印,切实把“巾帼脱贫行动”做细做实,落到基层、见到实效。

NO2:在行动举措上要进一步做细做实下足绣花功夫

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基地对妇女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差异化发展“妇字号”传统手工品牌,进一步提升培训实效,创新贫困妇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经验模式,继续开展培育好习惯好风气的系列活动,把政策用足、把实事办好,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

今年,各市州妇联已完成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的项目申报工作,建立了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储备库,2017-2020年再建40-60个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这样数量、规模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会议要求,下一步各市州妇联要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对贫困妇女就业增收的带动工作,把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打造成贫困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就业演练基地、对接市场的实训基地,帮助更多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差异化发展“妇字号”传统手工品牌方面,要结合各地特色和妇女特质,因地制宜发展蜀绣、竹编、藤编等有一定基础的妇女手工产业,发挥各级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妇女巧手专合社等妇女组织在巾帼脱贫中是示范引领作用,建立手工从业妇女数据库,对手工从业妇女情况和手工产业推进情况要了如指掌,及时跟踪、精细搞好服务,帮助解决手工产业在市场开拓、技能培训、品牌提升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推动妇女特色手工从业人员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手工产品从观赏物品向实用商品转变、销售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模式转变,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真正做到“绣娘有数据、绣品有品牌、脱贫有实效”。

同时,各级妇联要继续探索资源变成资本、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的发展模式,鼓励在各级示范基地试行将财政投入的资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将分红作为贫困妇女稳定增收的脱贫方式;要引导支持巾帼致富带头人与贫困妇女结对帮扶,发展各种形式的妇女互助组、巾帼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有效带动更多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