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年成都将投放1.5万辆“氢马儿” ?记者带你沉浸式体验

2024-09-06 19:1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工业东区和锦江区三圣乡景区刮起一股清新的绿色出行潮流──共享氢能单车(以下简称“氢马儿”)。

“氢马儿”与锂电共享单车(以下简称“电马儿”)的不同之处在于“氢马儿”的动力源于氢燃料电池系统,使用的是无污染纯绿色的能源──氢气。那么“氢马儿”骑乘体验如何?使用过程中又是如何保证其安全性?对此,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氢马儿”起步价2.5元/10分钟
在使用、操作上与电马儿无明显区别

淡蓝色车身搭配橘黄色头盔,尾部标有“H2氢能单车”标志。近日,记者在新都区成都医学院地铁站附近街头见到了这款上线试运行的“氢马儿”,其外观以及使用方法与普通的“电马儿”无明显区别。使用微信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轻绿氢行”,新注册用户在完成实名制认证后即可免押骑行,此外,小程序的界面还会显示剩余可骑行的里程,方便用户合理规划行程。

通过小程序记者还了解到,该款“氢马儿”起步价为2.5元,超过10分钟后(不满10分钟按10分钟计算),时长费用为每5分钟1元;该款“氢马儿”现阶段只能在示范运营区域内使用,超出其运营区域无法骑行,在骑行范围外还车将被收取30元调度费用;同时在运营区域需要规范停车,非停车区还车将收取10元调度费;车辆可以通过使用小程序实现临时停车,在临时停车时将按照正常骑行进行计费。用户使用时如果车辆保持静止状态10分钟,系统将自动结束订单;此外,骑行时需要佩戴头盔,还车时未将头盔归还将产生80元头盔费用。

“‘氢马儿’骑行起来非常轻盈、平稳,骑行速度基本在23公里每小时左右,我已经骑了很多次了,感觉非常舒适、便捷。而且,这种氢能单车还能减少碳排放,为环保出一份力,感觉非常有意义。”在实地探访中,记者偶遇了骑行用户先先生。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骑行体验。先先生表示,自己已经骑行了很多次,一开始他还担心“氢气”不稳定,会不会发生意外,但骑行了几次后,也就慢慢地接受了“氢马儿”。“目前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理,但是运营区域较小,听说以后随着投放区域的增加,还会有更多的优惠措施推出,还是很期待。”先先生说。

“氢马儿”试运营阶段并未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到2025年上半年,投放总量将达到1.5万辆

针对“氢马儿”的使用、价格等问题,记者来到了该款“氢马儿”运营单位──成都新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投集团”)寻找答案。

“在试运行期间我们并未收取用户的额外调度费用。”新投集团氢能共享单车项目负责人董伟锋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还在试运营阶段,所以在面对用户使用时超出运行范围以及不规范停车等行为,目前只会提醒,并未进行实质的处罚。当谈到价格问题时,董伟锋表示,“未来,我们还将推出次卡、月卡、季卡等优惠服务,满足需求量大的用户群体。”

那么车辆在运营过程中,氢气不足或发生故障怎么办?董伟锋介绍,“氢马儿”的维护与普通的锂电共享单车无异,在其后台都有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若在使用过程中,车辆氢气不足或车辆发生故障,系统就会在后台自动提示,并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前往更换氢气罐体或维修车辆。“氢马儿”更换固态储氢罐也很简单,只需掀开后座,拧开相应的阀门,将固态储氢罐更换即可。

据了解,该款“氢马儿”的设计使用寿命超过5年,单次加氢后,续航公里数为100公里左右,相比于普通的锂电共享单车而言,“氢马儿”在续航、维护成本、环保、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据统计,自该款“氢马儿”上线运营以来,截至9月4日,注册用户已经超4.8万人,累计行驶里程超129850公里,消耗氢气约149公斤,减碳量约1464公斤,单车单日平均使用次数超7次。

“今年10月我们预计还将再投放3000辆,到2025年上半年,投放总量将达到15000辆。”董伟锋表示,目前,该款“氢马儿”还在试点运营阶段,后续新投集团还将根据投放地的用户需求、政策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加大该款“氢马儿”的投放力度。

“氢马儿”使用固态储存氢罐体
此类方式未来将适用到多个民生应用场景

氢燃料电池系统是该款“氢马儿”的“心脏”。据了解,这款“心脏”是由四川轻绿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轻绿科技”)研发;储氢系统采用固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罐可储存100克氢气,能支持“氢马儿”骑行100公里左右,时速最快可达25KM/H。

“‘氢马儿’主要是靠其车身内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来为车辆提供的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将氢能转化为电能,从而驱动车辆运行。”轻绿科技总经理杨坤向记者介绍了“氢马儿”的运行原理。对于“氢马儿”车身内的固态储氢罐体安全性问题,杨坤表示,与其他如天然气、氧气等靠压缩进入罐体存储的方式不同,“氢马儿”运用了固态储存氢技术,气体进入固态罐后,氢分子和储氢合金反应,以原子态储存在金属合金分子晶格中,在完成加氢后,罐体内的压力低于1MP、且内部稳定,有效地避免了由高压等情况带来的易燃易爆风险。同时,在投放之前,“氢马儿”的动力系统还经过碰撞、高温等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测试,从而保证市民在使用时车辆本身的安全性。

“只有实际接触到了,才会知道氢能源的好处,”杨坤认为,“氢马儿”的投放,一方面满足了市民的简单出行,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市民与氢能源产品的距离,能有效地普及氢能相关知识和加强市民对于氢能的直观感受。同时,还能促进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制氢、储氢和相关上下游材料和相应配套产业的发展。

在轻绿科技的成果展厅内,记者还看到了一款氢能源户外电源,它的外观与普通的户外电源无异,在它的左侧则是加挂了一罐储氢瓶,根据资料显示,这是一款氢能源1KWh/1KW/220v户外电源系统。“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具备了如氢能源户外电源、氢能源无人机等多款民生应用场景的产品生产能力。”杨坤告诉记者,未来,随着氢能补能体系的完善,这些氢能源产品将逐步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打造“绿氢之都”
成都加速氢能产业发展

“氢马儿”的投放使用只是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正积极响应四川省委关于打造“绿氢之都”的号召,加速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成都市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全国排名第7位。

“目前,成都已形成了‘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在储氢装备、加氢设备、天然气制氢装置方面,成都企业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氢能产业体系建设,培育了多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并吸引了多位知名氢能领域院士专家就地开展成果转化。同时,通过龙头企业招引、配套企业“入群”、传统企业转型等方式,已逐步汇聚了100余户涉氢企业,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成都市将氢能产业列入产业建圈强链重点产业链加以重点推进,并先后出台了《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成都市氢能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推进机制》和《成都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助力成都在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氢能广泛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吸引新研氢能、势加透博等核心配套企业落地,同时,积极拓展交通、能源等领域应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长浩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