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熬过了炎热的夏天,夏天的肉肉还没减掉,就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立秋后,随着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逐渐恢复,过去大家通过增加食量和吃炖肉等高能量的食物来补充夏季的消耗,增强体质,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但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人们不再依靠这种方式“过冬”,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营养过剩,面临“肥胖”困扰。
华西第四医院医生提醒,不论是吃红烧肉,还是喝奶茶,你贴下去的“秋膘”,最后都会变成身上的肥肉。所以,要谨慎“贴秋膘”!
如何健康“贴秋膘”?
敲重点:少贴能量,多贴营养
华西第四医院医生表示,健康“贴秋膘”的关键是少贴能量,多贴营养。具体这么贴?该院临床营养师给出了一份适合进补的食谱。具体来说,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瘦肉、奶类、豆制品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补充夏季因食欲不振而缺乏的营养素;适量摄入坚果和种子,以获取优质脂肪和微量元素;此外,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如含糖饮料、糕点、腌制食品、加工肉类、油炸食品等。
“贴秋膘的传统习俗与现在的科学食养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在秋天我们仍然提倡科学进食、合理膳食,摄入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达到营养均衡,而不是盲目增加食量。”华西第四医院医生表示,简单概括起来就是,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以及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人人都要“贴秋膘”?
医生提醒:这几类人可不要跟风
据介绍,现代营养学建议,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贴秋膘”,以及何时开始。体重偏低、体质虚弱的朋友,是可以“贴秋膘”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贴秋膘”需谨慎!
华西第四医院医生表示,消瘦、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像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等高体力消耗人群,是可以“贴秋膘”的,前者适量增加进食量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后者是需要更多能量来支持日常活动。
但是,肥胖人群、消化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就不建议了。理由也很简单,对于肥胖人群来说,过度进补可能加重肥胖问题,增加患“三高”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对消化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而言,过量进食油腻食物可能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本就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
除了上述三类人群不建议外,华西第四医院医生表示,在大家熟知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之外,还有一个“第四高”正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即高尿酸血症。
秋季人们往往会增加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红肉、大部分海鲜、动物内脏等,其代谢产物尿酸会增加,如果超出了肾脏的排泄能力,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未得到控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就可能引发痛风。
“第四高”及痛风患者怎么吃?
这份食谱建议请收藏
那么“第四高”及痛风患者该怎么吃?这份食谱建议请收藏。
1.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2.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每天摄入新鲜蔬菜不少于500g,其中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占一半以上;每天摄入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新鲜水果摄入量200~350g。
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3.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足量饮水,每天2000~3000ml。优先选用白开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限制饮酒,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不饮酒。
4.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每天摄入食盐<5g,油25~30g。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烹饪方式,提倡肉类汆水后食用,尽量不喝汤,少食生冷食物。
5.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以每周减少0.5~1.0kg为宜,维持健康的体重。
有氧运动以每周4~5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痛风急性关节炎应减少或避免运动,穿宽松鞋、袜。
6.辨证辨体,因人施膳
结合痛风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常见中医证型,进行辩证施膳。
7.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因地、因时制宜,分季调理,食用低嘌呤、低脂肪、高维生素膳食。
最后,华西第四医院医生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记得一边享受美食快乐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注意饮食,“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来为冬天储备能量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实习记者 许雯 图据华西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