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如今,许多人对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概念已不再陌生。智能化无疑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发展的方向。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公布了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成都名列其中。成都,在这条新赛道如何加速奔跑?
11月29日,在2024中国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投资机会清单暨首批产业合伙人代表发布仪式。
记者现场获悉,本次机会清单分为应用场景、标准制定、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四大类,共计12条。中国通信学会与5GAA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技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推动相关标准化工作,促进C-V2X产业生态优化。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战略腹地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纳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予以强力推动。今年3月,在前期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又以省政府的名义接续出台了《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力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初具成效。
据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前,全省现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余家,其中不乏中国信通院、国汽智端、华为、大华、希迪智驾、西门子、德赛西威、中翎智行等国内外头部企业,在车载操作系统、智能座舱、无人矿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制能力,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种场景。
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四川已成功推动成都市进入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现已完成超过4000余个路口红绿灯信号机联网,主城区及核心区联网率已达100%,并高标准建成了包含260余种模拟测试场景的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项目,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道路测试能力国内领先。
此外,在示范应用方面,四川先后在成都、宜宾、资阳等地开放近700公里测试道路,广泛开展无人出租、公交、配送、售卖、观光、环卫以及智慧泊车等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并积极探索从“主驾有人”到“主驾无人”的远程驾驶场景。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进行测试里程超100 万公里,示范运营订单超4 万单。
成都,作为国家五部委联合确定的首批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积极响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实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和创新升级。11月27日,成都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框架。
据悉,龙泉驿区作为成都市智能网联发展的重要载体,已获得了“1234+N”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生态格局。目前建成了一个平台,主要是集车端、路端、高精地图服务、高精定位服务、车路协同等六个方面基础功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规范和低速无人车道路示范等管理办法两项政策,覆盖了专用、公用及道路基础设施三大领域,形成了从虚拟仿真到封闭测试到开放验证,最后到数据服务的四项能力。N个场景主要是“车路云一体化”,实现了无人接驳车无人配送车、无人环卫车、无人售卖车、无人观光车等商业模式。
在中国联通车辆智能网联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光涛看来,成都汽车产业资源丰富,在电子信息、软件开发、信息通信等领域基础扎实,而试点又为开放道路带来更多可能性,将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撑技术验证的开展,从而加快商业化落地。
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战略生态负责人王新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大背景下,无人驾驶市场已被激活,该公司聚焦无人配送物流车,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应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