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川东西部协作暨“蓝鹰工程”推进会在成都召开

2024-12-12 20:42:00   “浙川情”微信公众号

12月12日,浙川东西部协作暨“蓝鹰工程”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浙川两省关于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东西部协作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收、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的要求,更好总结浙川协作经验做法,推广“蓝鹰工程”等劳务协作品牌,助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会议由浙江省驻川工作组联合四川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举办。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蓝鹰工程”宣传片和“蓝鹰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演示,沐川县、古蔺县以及相关企业、职教院校和“蓝鹰之星”技工代表作典型交流。浙川两省职教院校、浙江企业与四川省职教院校签订结对协议。

会议指出,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持续助力产业发展,持续助力稳岗就业,持续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助力民生事业发展,推动浙川协作不断走深走实。

会议强调,“蓝鹰工程”是浙川协作的重要制度创新,要聚焦重点领域,瞄准主攻方向,通过充分搭建职业教育交流平台,积极推动院校企业深度合作,创新开办“蓝鹰工程”主题班次等措施,高质量推进“蓝鹰工程”各项任务,全力打造浙川协作标杆典范。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黄艳、四川省副省长胡云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党委书记沈志江主持会议。浙川两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同志以及企业和职教学校(技师学院)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会议。会后,浙川两省院校、企业和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开展了现场供需对接活动。

据悉,浙川两地围绕职业教育发展新风向,在全国创新实施“蓝鹰工程”,通过校校联盟、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将两省市场资源和人才资源相匹配,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协同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浙川两地累计有53所学校、125家龙头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培养“学历+技能”人才4900余名,订单式短期培训帮助1.3万余人直接就业,“蓝鹰工程”已成为浙川协作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