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明确每年四月为健康四川活动月;建立居民健康积分制度;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厕所及男女厕位比例;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等健康饮食行动……近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草案)》进行审议。《条例(草案)》多项亮点内容引发关注。
为何要立法?
爱国卫生运动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抓手,健康促进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化拓展。近年来,我省城乡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有效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四川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唐文金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慢性病已成为全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肥胖、近视等问题日益突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系统性针对性不强等。“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符合我省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较为原则的规定加以细化,对我省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凝练,同时又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健康四川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唐文金表示。
六大方面体现四川特色
据介绍,条例草案共八章五十八条,包括总则、宣传教育、健康生活方式、卫生环境、健康服务、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及附则。如何突出四川特色?条例草案从名称、强化大卫生大健康治理格局、强调公民应当对自己健康负责、营造健康的良好社会生态、巩固提升环境卫生和健康、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等六大方面进行了体现。
具体来看,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等;引导公民践行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健康心理、良好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重管理,建立健康积分制度。
同时,设立健康四川活动月,建立健康信息监测处理机制,明确医疗卫生机构、教育系统的健康教育职责等;加强城乡和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厕所革命,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厕所及男女厕位比例、第三卫生间数量;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开展健康创建等;建立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制度,推行健康管家,发展护理服务,加强残疾人、老年人、职业人群等特殊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急救体系和能力建设等。
这些民生亮点值得关注
条例草案注重引导个人树立和践行主动健康理念,提出建设健康生活支持性环境,引导公民践行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健康心理、良好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等健康饮食行动,推广健康提示标识。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设戒烟、戒酒、体重管理门诊,提供咨询和指导。建立居民健康积分制度,对居民参与健康促进、体育健身、健康管理等予以激励。
为何要在第21条专门写体重管理?记者了解到,当前危害群众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省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很多致病因素跟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重要危险因素。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慢性病。
建立居民健康积分制度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居民健康积分是一种通过量化居民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管理的激励制度,通常由政府、社区或健康管理机构推行,旨在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根据各地探索经验,该制度可以鼓励群众用积分记录健康、兑换健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而通过立法,该制度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实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 王梓菡